不凡考网

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09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正常值(normal value)、自主神经(autonomic nerve)、阵发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tachycardia)、自律性(automaticity)、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体表心电图(surface electrocardiogram)、右心房(right atrium)、锯齿状(zigzag)、正常心电图(normal electrocardiogram)

  • [多选题]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是

  • A. 触发活动
    B. 折返
    C.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D. 房室交界区组织自律性增高
    E. 电解质紊乱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心脏病患者,反复发作心悸不适,来诊当天自觉较好。作心电图P波消失呈锯齿状(zigzag),频率300次/分,室率75次/分。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B. 正常心电图(normal electrocardiogram)
    C. 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4∶1传导)
    D. 心房颤动
    E. 心房扑动(4∶1传导)

  • [单选题]关于心腔内电图各间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PA间期反映右心房(right atrium)内传导时间,正常值为30~55ms
    B. PA间期反映两个心房间的传导时间,正常值为60~70ms
    C. AH间期反映冲动经过房室结的传导时间,正常值为55~130ms
    D. HV间期代表希浦系统的传导时间,正常值为30~55ms
    E. HV间期相对固定,一般不受心率以及自主神经等因素的影响

  • [单选题]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是指
  • A. 房性期前收缩后出现逸搏
    B. 房性期前收缩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C. 房性期前收缩合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D. 房性P′波之后无QRS-T波
    E. 房性期前收缩后出现长的代偿间歇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rxol77.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