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关于Brugada波形成机制的阐述,错误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36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房室传导阻滞、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隐匿性(concealed)、心电图改变(electrocardiogram changes)、电位差(potential difference)

  • [单选题]关于Brugada波形成机制的阐述,错误的是

  • A. SCN5A基因突变或错位
    B. 复极早期内向钠电流减少
    C. 复极早期瞬时外向钾电流增加
    D. 复极早期心室外膜与内膜之间电位差(potential difference)明显增大
    E. 动作电位2相内向钠电流增加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多选题]干扰性PR间期延长见于
  • A. 发生较早的房性期前收缩
    B. 房性心动过速
    C. 间位性期前收缩后第1个窦性搏动的PR间期延长
    D. 隐匿性希氏束期前收缩或分支性期前收缩引起的"伪一度房室阻滞"
    E. 以上都不是

  • [单选题]可以影响到心肌供血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
  • A. 10%~20%
    B. 30%~50%
    C. 50%~70%
    D. 70%~90%
    E. >90%

  • [单选题]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不包括
  • A. 多为自发性,常有规律
    B. 常因劳累或情绪激动诱发
    C. 发作时胸痛症状较严重
    D. 可自行缓解或含服硝酸甘油缓解
    E. 运动试验可为阴性

  • [单选题]关于短PR间期综合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窦性心律时PR间期<0.12s
    B. 加速传导的部位在希氏束
    C. 电生理检查可见AH间期<60ms
    D. 心房率≥200次/分时,可保持1:1房室传导
    E. 伴发心房颤动时,有恶化为心室颤动的危险

  • [单选题]下述哪项符合Ⅱ度Ⅰ型窦房阻滞的心电图特征
  • A. P波脱漏后出现长P-P间期,其长度等于其前连续两个P-P间期之和
    B. 窦性P-P间期逐渐延长,最后发生房搏脱漏
    C. P波脱漏后出现长P-P间期,其长度等于任何两个短的P-P间期之和
    D. 窦性P-P间期逐渐缩短,最后发生房搏脱漏
    E. P波脱漏后出现长P-P间期,其长度等于任何两个P-P间期之和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rx607v.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