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关于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707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房室传导阻滞、内部噪声(internal noise)、心电图异常(abnormal ecg)、基线漂移(baseline drift)、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接触不良(bad contact)、右心室(right ventricle)、心电图检查(electrocardiographic examination)、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周而复始

  • [单选题]关于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不能下传心室
    B. RR间距呈进行性缩短,直至一个P波不能下传心室
    C. 包含受阻P波在内的长RR间距小于任一短RR间距的2倍
    D. QRS波群不会出现畸形
    E.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可发生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心电图的正常范围
  • A. P波的宽度不超过0.11s
    B. P-R间期在0.12~0.20s
    C. QRS波群的宽度在0.06~0.10s之间
    D. T波的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4
    E. Q-T间期的正常范围为0.32~0.44s

  • [多选题]关于起源于右心室(right ventricle)流出道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Ⅱ、Ⅲ、aVF导联QRS波群常呈正向大R波
    B. 胸导联QRS波群呈左束支阻滞图形
    C. aVL导联QRS波群多呈QS波
    D. 心室晚电位常为阳性
    E. 主要发生机制为延迟后除极所致的触发活动

  • [单选题]上腔静脉和右心耳的交界处为界沟,窦房结在界沟
  • A. 下1/3心外膜下
    B. 中1/3心外膜下
    C. 上1/3心外膜下
    D. 上1/2心外膜下
    E. 下1/2心外膜下

  • [单选题]心电图检查(electrocardiographic examination)常见的干扰是
  • A. 心电图机内部噪声
    B. 基线漂移、肌肉震颤
    C. 导联线折断、电极接触不良
    D. 交流电干扰、电磁场干扰、静电干扰
    E. 以上都是

  • [单选题]心房扑动的特征是
  • A. 心室率通常为100~160次/分
    B. 心室率规则
    C. QRS波群形态正常
    D. 扑动波之间等电位线消失
    E. P波消失代之以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

  • [单选题]快速充盈期在血流动力学上的意义是
  • A. 血液快速从左心室射到主动脉
    B. 血液从主动脉反流到左心室
    C. 血液在此期快速、大量从左心房充盈到左心室
    D. 血液从右心房缓慢充盈到右心室(right ventricle)
    E. 血液从左心房缓慢充盈到左心室

  • [单选题]关于室间隔缺损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 A. 室间隔缺损患者均有心电图异常改变
    B. 可出现双侧心室肥大
    C. 可出现心电轴左偏
    D. 可表现为左心室肥大
    E. 以膜部缺损最多见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rg5683.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