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电子密度(electron density)、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草酸钙(calcium oxalate)、半抗原(hapten)、血常规(blood routin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主要成分(main components)、凯氏定氮(kjeldahl nitrogen determination)、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血红蛋白尿(hemoglobinuria)
[单选题]用Lancefield血清分型法将链球菌分为多个群,其中对人类有致病性的大多属于
A. A群
B. B群
C. C群
D. D群
E. G群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血象呈明显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见于缺铁性贫血的哪期
A. 缺铁潜伏期
B. 缺铁初期
C. 贮存铁缺乏
D. 重度缺铁性贫血
E. 缺铁性红细胞生成
[单选题]TT延长,加甲苯胺蓝可以纠正,说明
A. 有肝素或类肝素样物质存在
B. 存在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
C.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多
D.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减低
E. 肝脏病变
[单选题]关于草酸钠抗凝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可与血液按1:9的比例使用
B. 常用浓度为0.5mol/L
C. 可与血中钙离子生成可溶性螯合物
D. 对Ⅴ因子有保护作用
E. 可用于血细胞计数
[单选题]关于药物诱发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错误的是
A. 是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生与红细胞膜作用,改变了红细胞的抗原性
B. 机体产生了抗红细胞的抗体
C. 奎宁可作为半抗原与红细胞结合导致机体产生抗体
D. 免疫复合型可引起血管内溶血,出现血红蛋白尿(hemoglobinuria)
E. 根据诱发溶血的机制可分为自身免疫型、半抗原细胞型和免疫复合型
[单选题]成熟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main components)为
A. 铁蛋白
B. 球蛋白
C. 血红蛋白
D. 珠蛋白
E. 亚铁血红素
[单选题]有关血小板致密颗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比α颗粒小
B. 每个血小板中有4~8个
C. 其高电子密度是由于含有较多的钙
D. 颗粒内ATP与ADP比例为2:1
E. 血小板活化时会释放致密颗粒中的ADP
[单选题]血清总蛋白测定临床首选方法是
A. 凯氏定氮(kjeldahl nitrogen determination)法
B. 双缩脲法
C. 酚试剂法
D. 紫外分光光度法
E. 盐析
[单选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常规的突出变化是
A. 白细胞正常伴异形淋巴细胞
B. 粒细胞增多伴异形淋巴细胞
C. 淋巴细胞增多伴异形淋巴细胞
D. 单核细胞增多伴异形淋巴细胞
E. 以上都不正确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qqxdo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