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患者男,71岁。背部起一肿块,上有粟粒样脓头,肿块渐向四周扩大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64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石菖蒲(glassleaved sweetflag rhizome)、《金匮要略》(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临床意义(clinical significance)、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诸病源候论》(treaties on the causes and manifestatio ...)、《黄帝内经》(yellow emperor ' s internal classic)、《伤寒论》(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潜伏期(latency)、《景岳全书》、《类证治裁》

  • [单选题]患者男,71岁。背部起一肿块,上有粟粒样脓头,肿块渐向四周扩大,脓头增多,色红灼热,高肿疼痛,伴发热恶寒、头痛纳差。考虑诊断为

  • A. 疔
    B. 流注
    C. 丹毒
    D. 有头疽
    E. 发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首先提出“合病与并病”之说的著作是
  •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
    C. 《难经》
    D. 《中藏经》
    E. 《诸病源候论》

  • [单选题]下列不是夏季热的临床特征的是
  • A. 长期发热
    B. 口渴多饮
    C. 多尿
    D. 汗闭
    E. 便秘

  • [单选题]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潜伏期(latency)一般是( )
  • A. 1~3天
    B. 3~5天
    C. 5~7天
    D. 1~2周
    E. 2~3周

  • [单选题]患者大便夹有黏冻、脓血的临床意义是( )
  • A. 外感寒湿,或饮食生冷,脾失健运,清浊不分
    B. 湿热或暑湿伤及胃肠,大肠传导失常
    C. 湿热邪毒蕴结大肠,肠络受伤
    D. 脾气虚衰,湿邪内阻
    E. 热盛伤津,或阴血亏虚,肠失濡润,传化不行

  • [单选题]最先提出"胃不和则卧不安"的是哪一本书
  • A. 《伤寒论》(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B. 《金匮要略》
    C. 《黄帝内经》
    D. 《景岳全书》
    E. 《类证治裁》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qnjg7rw.html
  •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