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副溶血弧菌的增菌和分离培养所用的碱性胨水含NaCl浓度为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98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试剂盒(kit)、肾小管(renal tubular)、弥漫性(diffuse)、链激酶(streptokinase)、扩散作用(diffusion)、泌尿道(urinary tract)、小幅度(small amplitude)、生产厂家(manufacturer)、抗原性漂移(antigenic drift)

  • [单选题]副溶血弧菌的增菌和分离培养所用的碱性胨水含NaCl浓度为

  • A. 4%
    B. 1%
    C. 10%
    D. 5%
    E. 2.5%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实验室内仪器应符合标准要求,保证准确可靠,计量器具使用前计量器具需
  • A. 计量部门检定合格
    B. 生产厂家(manufacturer)检定合格
    C. 使用部门检定合格
    D. 经营公司检定合格
    E. 以上都可以

  • [单选题]不能立即进行幽门螺杆菌培养时,标本保存的温度是
  • A. 25℃
    B. 37℃
    C. 4℃
    D. 43℃
    E. -4℃

  • [多选题]HIV检测的快速试剂盒包括
  • A. 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B. 斑点ELISA
    C. 斑点免疫胶体金快速试验
    D. 艾滋病唾液检测卡
    E. PCR法

  • [单选题]尿中管型的形成机制是
  • A. 变性蛋白质脱落
    B. 蛋白质在肾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内凝固聚合而成
    C. 蛋白质在泌尿道(urinary tract)浓缩
    D. 肾小管中的内吞物质
    E. 近曲小管炎性分泌物

  • [单选题]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小幅度(small amplitude)变异称为
  • A. 溶原性转换
    B. 抗原性转换
    C. 抗原性漂移(antigenic drift)
    D. H-O变异
    E. W-V变异

  • [单选题]患儿突然发热、咽痛、“杨梅舌”,病后第3天,耳后颈部出现皮疹,然后发展为全身弥漫性鲜红皮疹,疹退后有皮屑。咽拭子培养的结果亦支持此病是猩红热。猩红热皮疹产生的原因是
  • A. 链球菌溶血素的毒性作用
    B. 链球菌致热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C. 透明质酸酶的扩散作用
    D. 链球菌DNA酶的扩散作用
    E. 链球菌链激酶的扩散作用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qlov47.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