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女,25岁,双侧突眼6个月。CT示双侧下直肌和内直肌呈梭形增大,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93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甲状腺(thyroid)、细菌性(bacterial)、计算机技术(computer technology)、格雷夫斯病(graves disease)、原子序数(atomic number)、穿透力(penetrating power)、后处理功能(post-processing function)

  • [单选题]女,25岁,双侧突眼6个月。CT示双侧下直肌和内直肌呈梭形增大,增强扫描明显增强,眼环正常,眼球突出1cm,最可能的诊断是 ( )

  • A. 炎性假瘤
    B. 甲状腺性突眼(格雷夫斯病)
    C. 细菌性肌炎
    D. 血管性病变
    E. 横纹肌瘤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关于影响X线减弱的因素,叙述错误的是
  • A. 电子数多的物质更容易衰减射线
    B. 物质密度越高,衰减越少
    C. 原子序数越高的物质,吸收X射线越多
    D. 射线能量越高,衰减越少
    E. 入射光子能量越大,X射线穿透力(penetrating power)越强

  • [单选题]有关头颅正位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病人呈俯卧姿势
    B. 听眦线垂直台面
    C. 矢状面平行台面
    D. 下颌内收,额及鼻尖靠近台面
    E. 两外耳孔到台面距离等高

  • [单选题]以下对CR特点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 )
  • A. 与原有X线设备不匹配
    B. X线用量明显减少
    C. 放射技师不需专门培训
    D. 多种后处理功能(post-processing function)
    E. 数字化存储、可网络管理

  • [单选题]核素图像融合技术的最主要目的是
  • A. 了解病灶部位的代谢与血流变化
    B. 病灶区解剖密度的变化
    C. 病灶区解剖形态的变化
    D. 提高探测病灶的敏感性
    E. 判断病灶大小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q66x0.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