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不凡考网发布临床免疫卫生副高2023晋升职称在线题库(08月18日)相关信息,更多临床免疫卫生副高2023晋升职称在线题库(08月18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关于单向MLC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单向MLC以刺激指数作为判断淋巴细胞反应强度的指标 
  B. 阴性分型法的SI=标准分型细胞对待测细胞刺激的cpm/待测细胞自身刺激的cpm 
  C. 阳性分型法的SI=待测细胞对预致敏淋巴细胞刺激的cpm/预致敏淋巴细胞自身刺激的cpm 
  D. HLA-D抗原可用阴性和阳性分型法检测 
  E. HLA-DP抗原可用阴性和阳性分型法检测 
 
2. [单选题]由自身抗体介导损伤的自身免疫病不包括
  A. 溶血性贫血 
  B. 侧索硬化症 
  C. 重症肌无力 
  D.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uto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E.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 syndrome) 
 
3. [单选题]血中哪种胆红素增加会在尿中出现胆红素( )
  A. 结合胆红素 
  B. 未结合胆红素 
  C. 间接胆红素 
  D. 血胆红素 
  E. 胆红素-Y蛋白 
 
4. [单选题]质粒是细菌的
  A. 致病物质 
  B. 胞质颗粒 
  C. 染色体外DNA 
  D. 核质DNA 
  E. 异染颗粒 
 
5. [单选题]不常作为胶体金免疫测定中固相载体的是
  A. 玻璃纤维素(fiberglass)膜 
  B. 尼龙(nylon)膜 
  C. 三聚氧胺 
  D. 聚偏氟乙稀(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膜 
  E. 硝酸纤维素(nitrocellulose,NC)膜 
 
6. [单选题]动力25℃为阳性,37℃阴性的细菌是
  A. 小肠结肠炎耶森菌 
  B. 宋内志贺菌 
  C. 大肠埃希菌 
  D. 肺炎克雷伯菌 
  E. 伤寒沙门菌 
 
7. [单选题]在进行受者血清中细胞毒预存抗体测定时,运用台盼蓝染色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着色者为死细胞,有细胞毒性预存抗体存在 
  B. 着色者为活细胞,有细胞毒性预存抗体存在 
  C. 着色者为死细胞,无细胞毒性预存抗体存在 
  D. 不着色者为死细胞,无细胞毒性预存抗体存在 
  E. 不着色者为死细胞,有细胞毒性预存抗体存在 
 
8. [单选题]γδ+T细胞的特点是( )。
  A. 占T细胞的大部分 
  B. 全部位于表皮及黏膜下 
  C. 执行特异性免疫功能 
  D. 可直接识别抗原分子 
  E. 以上都不正确 
 
9. [单选题]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容易引起条件致病菌感染,主要原因是( )
  A. 免疫耐受 
  B. 超敏反应 
  C. 自身免疫 
  D. 一般的免疫功能抑制 
  E. 原发免疫缺陷 
 
10. [单选题]肝是生成尿素的唯一器官,是由于肝细胞含有
  A. 谷氨酸脱氢酶 
  B. 谷丙转氨酶 
  C. CPS-Ⅱ 
  D. 精氨酸酶 
  E. 谷草转氨酶 
 
11. [单选题]介导ADCC杀伤肿瘤细胞的主要抗体是 ( )
  A. IgA 
  B. IgG 
  C. IgM 
  D. IgD 
  E. IgE 
 
12. [单选题]Malthus microbiological Growth Analyser系统判断有无微生物生长,是通过检测培养基的( )
  A. 光电信号 
  B. 荧光信号 
  C. 瓶内压力 
  D. 导电性或电压 
  E. 放射性 
 
13. [多选题]CDC试验作HLA血清学分型的方法学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操作简便易行 
  B. 结果可靠,重复性好 
  C. 需花大量时间去筛选抗血清 
  D. HLA-DQ、-DR抗原分型所用的抗血清须经血小板吸收以除去针对Ⅰ类抗原的抗体 
  E. 待检细胞应为纯化的B细胞 
 
14. [单选题]关于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基本原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荧光素可同抗体牢固结合 
  B. 标记抗体保留了抗体的特异性及荧光素的荧光特性 
  C. 荧光标记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荧光素才可发出荧光 
  D. 根据荧光的出现可对抗原定位 
  E. 可同时检测标本中多种抗原 
 
15. [多选题]电解质分析仪(electrolyte analyzer)管路堵塞主要出现的地方是
  A. 采样针与空气检测器部分 
  B. 电极腔前端与末端部分 
  C. 混合器部分 
  D. 泵管和废液管 
  E. 电极棒 
 
16. [单选题]患者女,出现腹泻,查体可见皮疹。该患者的诊断是
  A. 肠结核 
  B. 菌痢 
  C. 霍乱 
  D. 伤寒 
  E. 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