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血细胞分析仪(hematology analyzer)、年轻人(stripling)、巨核细胞(megakaryocyte)、珠蛋白(globin)、血小板膜糖蛋白(platelet membrane glycoprotein)、下层组织(lower-hierarchy)、密切关系(close relationship)、浆细胞性白血病(plasma cell leukemia)
[多选题]血小板黏附功能与下列哪项有关( )
A. 血管内皮损伤暴露内皮下胶原蛋白
B. 需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C. 需有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
D. 需有血浆纤维蛋白原
E. GPⅠb-vWF-皮下层组织(lower-hierarchy)成分之间相互作用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关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血红蛋白测定法,正确的叙述是
A. 能用吸光度“A”值直接计算Hb浓度
B. 突出优点是简便
C. 不能用于同时测定白细胞计数和Hb测定的血细胞分析仪
D. 十二烷基硫酸钠不破坏WBC
E. 是Hb测定的参考方法
[单选题]高铁血红素白蛋白叙述中何项错误
A. 是血浆中停留最久的来自血红素的色素
B. 血浆结合珠蛋白消失前就可出现
C. 是严重的血管内溶血判断指标
D. 最后由肝细胞摄取并消除
E. 与硫化胺形成一个容易识别的铵血色原,在558nm处有一最佳吸收峰
[单选题]男性,62岁。头昏、乏力半年,不规则发热3个月入院。体检:贫血貌,颈部、锁骨上多个黄豆至蚕豆大小淋巴结,肝肋下2cm,脾肋下4cm,化验:Hb65g/L,红细胞呈缗钱样排列,尿本周蛋白阳性,ESR152mm/h末,IgG12g/L,IgA3g/L,IgM11g/L,骨髓涂片见淋巴样浆细胞占0.30(30%)。其最可能诊断是
A. 多发性骨髓瘤
B.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C. 恶性淋巴瘤
D. 浆细胞性白血病(plasma cell leukemia)
E. 轻链病
[单选题]最符合完全稀释骨髓象的是
A. 偶见幼稚粒细胞
B. 偶见有核红细胞
C. 以中性成熟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
D. 偶见巨核细胞
E. 粒红比例增加
[单选题]哪种血清酶含量随年龄变化最为明显
A. ALT
B. GGT
C. AST
D. ALP
E. LD
[多选题]关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正确的是
A. 可有皮肤瘙痒和体重下降
B. 大多数病人有脾大
C. 多见于年轻人
D. 早期出现骨髓“干抽”现象
E. 不会发生血栓和出血表现
[单选题]病理过程是指
A. 整个机能代谢变化的经过
B. 疾病时病理变化的过程
C. 不同疾病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变化
D. 发热、炎症、休克、电解质紊乱等
E. 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过程
[单选题]Ig主要存在于血液中,约占血浆蛋白总量的
A. 10%
B. 15%
C. 20%
D. 30%
E. 40%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是引起高磷血症的常见原因
A. 肾排泌磷酸盐的能力下降
B. 磷酸盐摄入过多
C. 磷向细胞外转移
D. 维生素D缺乏
E. 维生素D中毒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p9vez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