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不凡考网发布2023卫生卫生毒理(副高)精选每日一练(06月15日)相关信息,更多2023卫生卫生毒理(副高)精选每日一练(06月15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目前,流行病学的定义可以概括为
A. 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B.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C. 研究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D.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E. 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2. [单选题]关于流行病学的病因的定义,正确的为
A. 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
B. 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C. 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
D. 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E. 引起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
3. [单选题]下列各因素中,属于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自然因素是
A. 人口密度
B. 气候、地理
C. 宗教信仰
D. 经济、文化
E. 生产及生活条件
4. [单选题]复方消毒剂中提高杀菌效果的成分为
A. 酸碱调节剂
B. 稳定剂
C. 防锈剂
D. 黏附剂
E. 去垢剂
5. [单选题]膳食中的碱性物质主要来源于
A. 蔬菜
B. 米饭
C. 面粉
D. 肉类
E. 食盐
6. [单选题]选用下列哪种消毒方法即可达到对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消毒的目的
A. 中效消毒法
B. 高效消毒法
C. 灭菌处理
D. 低效消毒法
E. 清洁处理
7. [多选题]控制选择偏倚的方法有
A. 尽量选择新发病例
B. 严格掌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C. 尽量收集客观指标的资料
D. 设法提高应答率,降低失访率
E. 研究者应充分了解该项研究工作中各种可能的选择偏倚来源,并在研究设计过程中尽量避免
8. [单选题]三羧酸循环中的底物水平的磷酸化次数是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E. 5次
9. [单选题]甲醛的消毒作用机制为
A. 抑制某些酶类活性
B. 与菌体蛋白的氨基酸结合使之变性
C. 抑制生长因子的活性
D. 穿透细胞壁使胞浆漏出
E. 使细胞内原生质失活
10. [单选题]下列症状中,一般不选用内关穴来治疗的是( )
A. 心悸
B. 疟疾
C. 呕吐
D. 失眠
E. 眩晕
11. [单选题]人体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形成许多疾病,在分子流行病学中用易感性标志来测量人体自身因素的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A. 暴露前已经存在的可测量遗传性标志
B. 其存在可导致某种肿瘤的发生
C. 易感性基因标志仅表现在遗传性疾病中
D. 传染性疾病的易感性只能从特异性免疫力(specific immunity)水平判断
E. 易感性标志在特定的环境因素作用下才能促成疾病的发生
12. [单选题]1分子葡萄糖在体内彻底氧化生成的ATP数是
A. 2或3分子
B. 12或15分子
C. 6或8分子
D. 4或6分子
E. 30或32分子
13. [单选题]寒邪致病,多见疼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 )
A.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虚不能温煦故疼痛
B. 寒性收引,气机收敛,故疼痛
C. 寒主收引,经脉拘急而疼痛
D. 寒客肌表,卫阳被郁不得宣泄而疼痛
E. 寒性凝滞,气血阻滞而疼痛
14. [单选题]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不包括
A. CO
B. 甲烷
C. 氧化亚氮(NO)
D. HCl
E. 含氯氟烃(chlorofluorocarbon)(氟利昂,CFCs)
15. [多选题]疾病年龄分布横断面分布方法可以说明
A. 描述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患病率
B. 同一年龄组不同时期死亡率的变化
C. 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
D. 不同年代各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
E. 描述不同年代的发病率、死亡率
16. [单选题]发育各阶段中对致畸物最敏感的时期是
A. 着床前期
B. 器官形成期(organogenesis stage)
C. 胎儿期
D. 围生期
E. 出生后的发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