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患者,男,74岁。转移性右下腹痛2天,高热1天。查体:体温39℃,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124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败血症(septicemia)、染色质(chromatin)、血细胞(blood cells)、活动期(active)、氰化钠(sodium cyanide)、转移性(metastatic)、急性弥漫性腹膜炎(acute diffuse peritonitis)、骨髓巨核细胞(bone marrow megakaryocyte)、巨核细胞减少(megakaryophthisis)、巨核细胞成熟(megakaryocyte maturation)

  • [单选题]患者,男,74岁。转移性右下腹痛2天,高热1天。查体:体温39℃,腹肌紧张呈板状,有压痛及反跳痛。血培养阳性。诊断:急性弥漫性腹膜炎(acute diffuse peritonitis)并发败血症。此时患者血清中选择素的变化是

  • A. E选择素增高
    B. E和P选择素增高
    C. E和L选择素增高
    D. P和L选择素增高
    E. E、P和L选择素均增高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Rothera法检测尿酮体的原理是( )与尿中乙酰乙酸、丙酮起反应呈现紫色
  • A. 亚硝基铁氰化钠
    B. 3%过氧化氢
    C. 氨水
    D. 氰化高铁水溶液
    E.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细菌L型的特点
  • A. 生长迅速
    B. 营养要求高
    C. 对渗透压敏感
    D. 普通培养基上不能生长
    E. 培养时必须用高渗的含血清的培养基

  • [单选题]下述不符合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变规律的是( )
  • A. 胞体由大到小
    B. 核染色质由粗糙至细致
    C. 核仁从有到无
    D. 颗粒从无至有
    E. 核膜由不明显到明显

  • [单选题]ITP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
  • A. 骨髓巨核细胞(bone marrow megakaryocyte)成熟障碍
    B. 脾吞噬血小板增多
    C. 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
    D. 血小板功能异常
    E. 血小板形态异常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ny5dv0.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