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放射性核素食管通过显像使用的显像剂是放射性核素标记的( )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532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下丘脑(hypothalamus)、急性期(acute stage)、光电效应、光电倍增管、轫致辐射(bremsstrahlung)、原子序数(atomic number)、弹性散射(elastic scattering)、肾小管重吸收(tubular reabsorption)、不规则的(irregular)、电离作用(ionization)

  • [单选题]放射性核素食管通过显像使用的显像剂是放射性核素标记的( )。

  • A. 胶体类食物
    B. 固体食物
    C. 混合食物
    D. 液体食物
    E. 固体或液体食物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关于尿生成,错误的是( )。
  • A. 原尿经过肾小管重吸收(tubular reabsorption)和分泌,形成终尿
    B. 尿生成分为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tubular reabsorption)和分泌
    C. 肾小管仅重吸收水分,从而达到浓缩尿液的目的
    D. 血液经肾小球滤过后,基本不合蛋白质仅含血浆的滤液为原尿
    E. 终尿仅为原尿的1%

  • [单选题]核衰变后质量数减少4,原子序数减少2的衰变是( )。
  • A. 电子俘获
    B. β+衰变
    C. γ衰变
    D. β-衰变
    E. A衰变

  • [单选题]下列关于脑的解剖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根据丘脑的发生和功能,可分为丘脑部和下丘脑部
    B. 位于大脑半球内左右对称、不规则的(irregular)腔隙即侧脑室
    C. 左右间脑之间矢状方向的窄隙即为第四脑室
    D. 间脑位于两大脑半球之间,连接端脑和中脑
    E. 纹状体包括尾状核和豆状核,后者又分为壳核和苍白球

  • [单选题]β+粒子与物质作用耗尽动能后,将与物质中的电子结合,正负电荷相互抵消,两个电子的质量转换为两个方向相反、能量各为0.511Mev的λ光子。这个过程被叫做( )。
  • A. 激发
    B. 湮灭辐射
    C. 弹性散射(elastic scattering)
    D. 轫致辐射
    E. 光电效应

  • [单选题]胶片剂量计探测射线的依据是( )。
  • A. 康普顿散射
    B. 电离作用(ionization)
    C. 感光效应
    D. 荧光现象
    E. 光电效应

  • [单选题]肺通气显像吸入期影像和平衡期影像表现为局部放射性的减低或缺损,表明( )。
  • A. 换气功能障碍
    B. 胸膜病变
    C. 肺血管病变
    D. 通气功能障碍
    E. 肺部炎症

  • [单选题]哪项是固体闪烁探测器中,NaI(T1)晶体的作用?( )
  • A. 吸收并存储γ光子的能量,待晶体温度升高时释放能量
    B. 将γ射线转换成X射线
    C. 增加γ光子的能量
    D. 将γ光子转换成荧光光子
    E. 使光电倍增管的供电电压稳定

  • [单选题]放疗后多长时间内,照射野骨放射性弥漫性减少?( )
  • A. 45天~3个月
    B. 1小时~5天
    C. 20天~30天
    D. 10天~15天
    E. 大于6个月

  • [单选题]关于肾动态显像的血流灌注相,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 两侧肾影出现的时间差<1~2秒
    B. 腹主动脉上段显影后2秒左右,双肾影隐约可见
    C. 双肾影形态完整,肾内灌注基本均匀
    D. 是反映肾内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床的灌注影像
    E. 双肾影峰值差<30%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nw9rg0.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