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a)、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蛋白尿(proteinuria)、偶氮染料(azo dye)、口腔粘膜(oral mucosa)、急性肾盂肾炎(acute pyelonephritis)、正常人(normal)、蛋白质电泳图谱(protein electrophoretogram)、核黄素缺乏(riboflavin deficiency)、利福平耐药(rifampin resistance)
[单选题]利福平耐药(rifampin resistance)质控菌株为结核分枝杆菌
A. H37RvATCC27294
B. H37RvATCC35820
C. H37RvATCC35826
D. H37RvATCC35830
E. H37RvATCC35838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患者主诉骨痛,血浆蛋白质电泳图谱(protein electrophoretogram)的变化为ALB减少,β-γ区带出现典型M蛋白,此患者最可能是
A. 急性肝炎
B. 肾病综合征
C. 慢性乙型肝炎
D. 多发性骨髓瘤
E. 急性时相反应症
[多选题]核黄素缺乏(riboflavin deficiency)主要表现在下列哪些部位 ( )
A. 舌
B. 口腔粘膜
C. 唇
D. 会阴皮肤
E. 骨骼
[单选题]有关试带法尿亚硝酸盐检测,错误的是
A. 阴性可排除菌尿
B. 阳性不能完全肯定泌尿系统感染
C. 标本污染偶氮染料可呈假阳性
D. 尿液维生素C浓度过高,可出现假阴性
E. 进食过多卷心菜或菠菜等,可出现假阳性
[单选题]以下有关尿液管型,错误的是
A. 透明管型可见于正常人(normal)
B. 白细胞管型主要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
C. 脂肪管型主要见于肾病综合征
D. 蜡样管型主要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
E. 颗粒管型主要见于肾实质性病变
[多选题]在抗病毒感染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 )
A. 干扰素
B. 致敏T细胞
C. 中和抗体
D. 中性粒细胞
E. 抗毒素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lzoke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