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采血后对献血者的护理,做法不恰当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76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厌氧菌(anaerobic bacteria)、无痛性(painless)、《传染病防治法》(law of communicable disease prevention ...)、不明显(not obvious)、低温冰箱(low temperature refrigerator)、红细胞、白细胞、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 [单选题]采血后对献血者的护理,做法不恰当的是

  • A. 用胶布固定好覆盖静脉穿刺的棉球
    B. 静脉穿刺部位如有渗血或出血,应低垂手臂,用手指继续压迫穿刺部位
    C. 献血后献血者休息至无不良反应后再离去
    D. 若发现献血者有不良反应,使其平卧、头低位、饮一些糖水
    E. 若有不良反应,未能恢复则应请医生进行紧急治疗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回收式自体输血(含洗涤操作)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不包括
  • A. 出血倾向
    B. 急性肾衰竭
    C. 败血症
    D. 微栓塞
    E. 柠檬酸中毒

  • [单选题]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最多见于
  • A. ABO血型不相容
    B. Rh血型不相容
    C. Lewis血型不相容
    D. Kell血型不相容
    E. Jk血型不相容

  • [单选题]能够被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并失去活性的酶是
  • A. FⅦA
    B. FVA
    C. FXA
    D. FⅫA
    E. FⅧA

  • [单选题]某患者输注A型RBC,输完第1个单位后无不良反应,但输注第2袋30ml后出现无痛性鲜红色尿,患者主诉寒战、下腹部疼痛,无发热,无发绀。胸部X线检查无显著变化。患者血液涂片检查未见球形红细胞或红细胞碎片。血氧饱和度下降不明显,未发生DIC,血流动力学稳定,医生怀疑为急性溶血反应。当怀疑有急性溶血反应时,应立即进行的检查包括
  • A. 用输血前、后患者血液标本重复ABO血型和Rh血型鉴定
    B. 用输血前、后患者血液标本,在室温(20~25℃)条件下与所输的剩余血液重复交叉配血试验
    C. 测定血红蛋白
    D. 取输血后患者血液标本做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E. 取血袋剩余血液作需氧菌和厌氧菌细菌培养

  • [单选题]新鲜冰冻血浆中用于第Ⅷ因子含量测定的标本应
  • A. 30~37℃融化后抽样,立即开始第Ⅷ因子测定
    B. 37℃水浴融化后抽样,立即开始第Ⅷ因子测定
    C. 37℃水浴,使之在6分钟内融化后抽样,立即开始第Ⅷ因子测定
    D. 37℃水浴,轻轻摇动,使之在6分钟内融化后抽样,立即开始第Ⅷ因子测定
    E. 37℃水浴,轻轻摇动,使之在6分钟内融化后抽样,迅速置于冰水浴中,立即开始第Ⅷ因子测定

  • [单选题]经保存1周的全血,其主要有效成分是
  • A. 红细胞、血浆蛋白和稳定的凝血因子
    B. 红细胞、血浆蛋白和血小板
    C. 红细胞、血浆蛋白和白细胞
    D.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E. 红细胞

  • [单选题]主要引起血管内溶血的抗体是
  • A. IgA
    B. IgG
    C. IgM
    D. IgD
    E. IgE

  •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前提
  • A. 一定的科学管理的基础
    B. 领导的重视和主要管理者的支持
    C. 管理信息系统的专门人才
    D. 开发和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
    E. 良好的信息管理基础

  • [单选题]血站应当加强消毒、隔离工作管理,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传播。血站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哪种规范条例规定处理,做好记录与签字,避免交叉感染
  • A. 《传染病防治法》
    B. 《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
    C.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D.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
    E. 《艾滋病防治条例》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l5nnz4.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