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某患者当血浆肌酐和尿素氮开始升高时,内生肌酐清除率至少降至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838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副伤寒(paratyphoid)、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血常规(blood routine)、链激酶(streptokinase)、猩红热(scarlet fever)、变态反应性疾病(allergic diseases)、果子狸、乙型溶血性链球菌(beta hemolytic streptococcus)、鞭毛抗原(flagellar antigen)

  • [单选题]某患者当血浆肌酐和尿素氮开始升高时,内生肌酐清除率至少降至

  • A. 20%
    B. 10%
    C. 30%
    D. 50%
    E. 70%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关于并殖吸虫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 A. 国内以卫氏和斯氏并殖吸虫为主要致病虫种
    B. 卫氏并殖吸虫有二倍体型及三倍体型两个染色体类型
    C. 能在斯氏并殖吸虫病病人的粪、痰及皮下包块中找到虫卵
    D. 斯氏与卫氏二倍体型不适宜于人体寄生,不能发育为成虫
    E. 斯氏并殖吸虫的终宿主为家犬、猫和果子狸等

  • [单选题]登革热发病主要流行地区分布是
  • A. 热带地区
    B. 寒带地区
    C. 亚热带地区
    D. 温带地区
    E. 不区分地区性

  • [单选题]有关猩红热的发病机制,哪种叙述不妥 ( )
  • A. A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beta hemolytic streptococcus)借助脂壁酸(LTA)粘附于粘膜上皮细胞进入组织,引起炎症
    B. 通过M蛋白保护细菌不被吞噬
    C. 在玻璃酸酶、链激酶及溶血素作用下,使炎症扩散和引起组织坏死
    D. 细菌产生的红疹毒素可引起皮肤血管充血发疹
    E. A群链球菌感染后,均可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allergic diseases)

  • [单选题]败血症与恶性组织细胞病的鉴别下列哪项最重要 ( )
  • A. 肝脾大
    B. 血常规特点
    C. 骨髓涂片及淋巴结活检
    D. 毒血症症状
    E. LLT

  • [单选题]临床上最简便的用于确诊疟疾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是
  • A.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B. 间接荧光抗体测定
    C. 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血中疟原虫DNA
    D. 血或骨髓涂片检测疟原虫
    E. 外周血液检查发现贫血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单选题]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传染源是 ( )
  • A. 带病毒的动物或家畜
    B. 隐性感染者
    C. 重症病人
    D. 轻症病人
    E. 慢性或迁延型病人

  • [多选题]水痘病原体可以通过以下哪些途径传播 ( )
  • A. 空气飞沫传播
    B. 输血传播
    C. 皮疹液传播
    D. 垂直传播
    E. 饮食传播

  • [单选题]关于肥达反应,叙述错误的是
  • A. 应用伤寒沙门菌“O”与“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的鞭毛抗原(flagellar antigen)(“A”、“B”、“C”)等5种抗原,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
    B. 对伤寒与副伤寒有确诊价值
    C. 通常在病后1周左右出现抗体
    D. 病后3~4周阳性率可达70%以上
    E. 10%~30%患者肥达反应始终为阴性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kzkl3o.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