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白细胞减少症(leukopenia)、噬菌体(phage)、狂犬病毒(rabies virus)、遗传物质(genetic material)、细胞吞噬作用(cytophagy)、可见光分光光度计(visible spectrophotometer)、免疫原性。、细菌外毒素、序列改变(permute)、抗吞噬作用
[单选题]有关荚膜描述错误的是
A. 具有免疫原性,可用于鉴别细菌
B. 可增强细菌对热的抵抗力
C. 具有抗吞噬作用
D. 一般在机体内形成
E. 化学成分可是多糖,也可是多肽等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突变使细菌遗传物质发生下列哪种改变
A. 质粒丢失
B. 溶原性转换
C. 基因重组
D. 核苷酸序列改变(permute)
E. 以上均是
[单选题]与白喉棒状杆菌产毒基因有关的是 ( )
A. 染色体
B. 质粒
C. β棒状杆菌噬菌体
D. λ-噬菌体
E. 核糖
[单选题]从感染动物或病人中发现的狂犬病毒又可称之为
A. 固定毒
B. 野毒株
C. 病毒原型
D. 减毒株
E. 强毒株
[单选题]最易患重症军团病的患者是:
A. 心肺病患者
B. AIDS患者
C. 中性白细胞减少症患者
D. 5岁以下儿童
E. 15~25岁青少年
[单选题]检测细菌浓度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细菌波长光为
A. 600nm
B. 550nm
C. 500nm
D. 450nm
E. 400nm
[单选题]毒素转成类毒素
A. 使毒素免疫原上升
B. 减弱了毒素的病理作用
C. 增强了致敏作用
D. 增强与抗毒素的结合力
E. 增强了细胞吞噬作用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krld6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