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卡介苗(bcg)、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外源性(exogenous)、减毒活疫苗(live attenuated vaccine)、反应速度、厌氧菌感染(anaerobic infection)、牙周脓肿(periodontal abscess)、血清病(serum sickness)、枯草热(hay fever)
[单选题]关于BCG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保持原菌的抗原性
B. 进入人体可使机体获得抗结核病的免疫力
C. 用于预防结核病
D. 由减毒的牛型结核分支杆菌制备而来
E. 是无毒的结核分支杆菌变异菌株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下列关于厌氧菌感染(anaerobic infection)描述错误的是
A. 梭状芽胞杆菌属常引起外源性厌氧菌感染(anaerobic infection)
B. 无芽胞厌氧菌大多数是人体正常菌群,可引起内源性感染
C. 脑脓肿、牙周脓肿(periodontal abscess)和盆腔脓肿等80%以上由厌氧菌单独感染引起
D. 深部外伤,以及动物咬伤后的继发感染,可能是厌氧感染
E. 分泌物或脓肿有硫磺样颗粒,可能为放线菌感染
[单选题]pH与酶促反应速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pH与反应速度成正比
B. 最适pH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C. 人体内酶的最适pH均为7.4
D. pH对酶促反应影响不大
E. pH影响酶的解离程度
[单选题]下列属于Ⅲ型超敏反应的是
A. 麻疹
B. 接触性皮炎
C. 枯草热(hay fever)
D. 过敏性鼻炎
E. 血清病(serum sickness)
[单选题]当两种不同的病毒或两株性质不同的同种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细胞或机体时,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
A. 干扰现象
B. 双重感染
C. 互补
D. 加强
E. 表型混合
[多选题]补体检测技术可应用于 ( )
A. 检测补体的功能
B. 相关疾病的补体检测
C. CDCC
D. 流行病学调查
E. 临床治疗后的检测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kl99q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