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巨核细胞(megakaryocyte)、蚕豆病(favism)、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实验室工作人员(laboratory staff)、巨幼细胞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elliptocytosis)、血红蛋白尿症(hemoglobinuria)、主要依据(main basis)、红细胞膜缺陷
[单选题]女性,18岁,面色苍白1年。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检验:HCB60g/L,血涂片中可见大量小球形红细胞,网织红细胞15%,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开始溶血为0.70%NaCl,完全溶血为0.46%NaCl。本例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最可能是
A. 红细胞自身抗体产生
B. 红细胞膜缺陷
C. 红细胞磷酸己糖旁路中的酶缺陷
D. 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异常
E. 红细胞珠蛋白肽链合成量减少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诊断溶血性疾病最可靠的指标是
A. 网织红细胞增高
B. 骨髓幼红细胞增生
C. 尿胆原增高
D. 红细胞寿命缩短
E. 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单选题]关于冷凝集素试验,错误的是
A. 冷凝集素,为IgM完全抗体
B. 凝集反应的高峰在0~4℃,当温度回升到37℃时凝集消失
C. IgM冷集素效价参考区间为<1:4(4℃)
D. 阳性是诊断冷凝集素综合征的主要依据(main basis)
E. 流行性感冒等也可阳性
[单选题]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
A. 动物实验
B. 临床观察
C. 流行病学调查
D. 形态学方法
E. 分子生物学方法
[多选题]慢性再障多数病例骨髓象变化是
A. 骨髓增生增加
B. 三系造血细胞减少
C. 中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明显
D. 非造血细胞比例增加
E. 可见“炭核”样晚幼红细胞
[单选题]关于冷热溶血试验,错误的是
A. 阳性见于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hemoglobinuria)及某些病毒感染
B. 患者血清中存在D-M抗体
C. 冷抗体0~4℃时与红细胞结合,同时吸附补体,但不引起溶血
D. 当温度升至37℃时,补体被激活而发生溶血
E. 本试验是一种冷溶血抗体简易的过筛试验
[单选题]骨髓病态造血最常见于
A.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巨幼细胞贫血
D. 急性白血病
E. 慢性白血病
[单选题]造血微环境包括影响造血作用的全部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
A. 造血基质
B. 血管因素
C. 血窦内皮细胞
D. 血窦外皮细胞
E. 造血索内的神经纤维
[单选题]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规定实验室安全工作行为
A.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材料后,即使戴手套也应立即洗手
B. 使用卫生间前后可以不用洗手
C. 摘除手套,使用卫生间前后可以不用洗手
D. 可以戴手套吸烟
E. 可以在实验室内吃东西
[单选题]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主要病原体是
A. 柯萨奇病毒A组20型
B. 腺病毒8型
C. 新肠道病毒71型
D. 新肠道病毒69型
E. 肠道病毒70型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jrjg3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