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患儿突然发热、咽痛、“杨梅舌”,病后第3天,耳后颈部出现皮疹,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744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分类学(taxonomy)、外毒素(exotoxin)、啮齿类动物(rodent)、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节肢动物(arthropod)、流行性(epidemic)、扩散作用(diffusion)、阿米巴痢疾(amebic dysentery)、偶蹄类动物、黄病毒科(flaviviridae)

  • [单选题]患儿突然发热、咽痛、“杨梅舌”,病后第3天,耳后颈部出现皮疹,然后发展为全身弥漫性鲜红皮疹,疹退后有皮屑。咽拭子培养的结果亦支持此病是猩红热。猩红热皮疹产生的原因是

  • A. 链球菌溶血素的毒性作用
    B. 链球菌致热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C. 透明质酸酶的扩散作用(diffusion)
    D. 链球菌DNA酶的扩散作用(diffusion)
    E. 链球菌链激酶的扩散作用(diffusion)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口蹄疫病毒除感染偶蹄类动物外,还可以感染下列哪些种类( )
  • A. 家畜
    B. 啮齿类动物
    C. 节肢动物
    D. 人和非偶蹄类动物
    E. 鸟类

  • [单选题]我国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是
  • A. 沙门菌肠炎
    B. 霍乱
    C. 副溶血霍乱
    D. 阿米巴痢疾(amebic dysentery)
    E. 细菌性痢疾

  • [单选题]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分类学和生物学性状的描述以下错误的是
  • A. 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
    B. 基因组为单正链RNA
    C. 结构蛋白包括M、C和E
    D. 病毒易被脂溶性灭活
    E. 病毒抗原性不稳定,经常变异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gryyd5.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