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尿常规(urine routine)、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痢特灵(furazolidone)、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阿米巴痢疾(amebic dysentery)、补体结合反应(complement fixation reaction)、尿胆红素(urine bilirubin)
[单选题]补体结合反应(complement fixation reaction)和溶血反应中的溶血素是指
A. 补体
B. 被测抗体
C. 抗羊红细胞抗体
D. 不完全抗体
E. 绵羊红细胞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抗原抗体复合物介导负反馈调节的作用机制是
A. 通过B细胞表面BCR与FcγRⅠ交联产生
B. 通过B细胞表面BCR与FcγRⅡ-B交联产生
C. 通过B细胞表面BCR与FcγRⅢ-A交联产生
D. 通过B细胞表面BCR与FcγRⅢ-B交联产生
E. 通过B细胞表面BCR与FcαR交联产生
[单选题]B细胞经抗免疫球蛋白荧光抗体染色后,其表面呈现的荧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
A. 环状-帽状-斑点状-消失
B. 环状-斑点状-帽状-消失
C. 斑点状-环状-帽状-消失
D. 帽状-斑点状-环状-消失
E. 斑点状-帽状-环状-消失
[单选题]患者女性,36岁,乏力、面色苍白半个月,尿色如浓茶,化验有贫血,血Hb68g/L,网织红细胞18%,尿常规(-),尿胆红素(urine bilirubin)(-),尿胆原强阳性,血总胆红素41μmol/L,直接胆红素5μmol/L,Coombs试验(+)。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 缺铁性贫血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 地中海贫血
E. 营养不良性贫血
[单选题]巨噬细胞在体内抗肿瘤作用的证据大多是间接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处理和呈递肿瘤抗原,激活T细胞以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细胞免疫应答
B. 活化的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结合后,通过释放溶解细胞酶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C. 巨噬细胞表面上有Fc受体,可通过特异性抗体介导ADCC效应杀伤肿瘤细胞
D. 活化的巨噬细胞可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毒性因子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E. 产生超氧化代谢产物发挥杀瘤效应
[单选题]女性,28岁。1年前左侧腹痛,伴腹泻,每天排便4~5次,不成形,有黏液及少量脓血,无发热、纳差、呕吐等症状,自服呋喃唑酮(痢特灵)3天,症状消失停药,此后,每于受凉或饮食不当大便次数即增多,本次由于劳累后上述症状再发来诊。大便光镜检:WBC10~15/HP,红细胞5~6/HP。可能诊断是
A. 慢性血吸虫病
B. 慢性细菌性痢疾迁延型
C. 阿米巴痢疾(amebic dysentery)
D. 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
E. 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发作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gr386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