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不凡考网发布卫生职称2023心电学技术副高职称考试试题(08月10日)相关信息,更多卫生职称2023心电学技术副高职称考试试题(08月10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患者男性,66岁,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平时日常活动无胸痛症状,为评价是否存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最合适的检查是
A. 常规心电图
B. 运动心电图
C. 动态心电图
D. 心电向量图
E. 超声心动图
2. [单选题]磁铁试验的作用不包括
A. 检查起搏功能
B. 检测感知功能
C. 测定磁铁频率,以了解电池的状况
D. 测定起搏阈值
E. 终止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
3. [单选题]关于过度换气性T波改变的论述,错误的是
A. 过度呼吸(数十秒)后胸导联出现一过性T波低平或倒置
B. 约11%的健康人在过度呼吸时可引起T波改变
C. 其机制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早期引起心室肌的不协调复极有关
D. 服用阿托品可防止这种T波改变
E. 属功能性T波改变
4. [单选题]心室肌细胞发生除极后恢复到正常的静息电位(-90mV)的过程称为
A. 极化
B. 外向电流(outward current)
C. 除极
D. 复极
E. 内向电流(inward current)
5. [单选题]关于CF型心电图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泄漏电流小于10μA
B. 应用部分浮地隔离
C. 对电击有高度防护
D. 不能直接用于心脏
E. 具有隔离措施
6. [单选题]QT间期离散度常用来反映
A. 局部心肌有缓慢传导
B. 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之间内在的动态平衡失调
C. 心室除极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
D. 心室复极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
E. 心室肌除极时膜电位偏离静息电位的程度
7. [单选题]与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T相比,肌钙蛋白Ⅰ的优点是
A. 反映肾脏的损伤
B. 反映大脑的损伤
C. 不受肌肉损伤的影响
D. 不受肝脏损伤的影响
E. 不受溶血的影响
8. [单选题]以下可引起低钾血症的是
A. 频繁呕吐
B. 肾衰竭
C. 挤压综合征
D.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E. 溶血性疾病
9. [单选题]引起右胸导联QRS波群振幅增高的原因不包括
A. 右心室肥大
B. 右束支阻滞
C. A型预激
D. B型预激
E. 正常变异
10. [单选题]X线检查可显示肺血增多的疾病是
A. 肺动脉狭窄
B. 房间隔缺损
C. 法洛四联症
D. 三尖瓣狭窄
E. 肺动脉闭锁
11. [多选题]室上速伴差异性传导的诊断有
A. 易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
B. P波与QRS波群相关
C. 每次心动过速均由期前发生的P波开始
D. 心室夺获
E. 刺激迷走神经可减慢或终止心动过速
12. [单选题]固有心率是指
A. 白天的平均心率
B. 夜间的平均心率
C. 24小时的平均心率
D. 排除自主神经系统对窦房结自律性的影响后,窦房结固有的自律性
E. 24小时最慢的心率
13. [单选题]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特点不包括
A. QRS波群宽大畸形
B. QRS波群每隔3~20个心搏围绕基线上下扭动其主波方向
C. 心室率一般在250次/分以上
D. 发作前常有QT间期缩短
E. 发作开始时常有R on T现象
14. [单选题]心室肌最后除极的部位是
A. 左心室基底部和右心室肺动脉圆锥部
B. 室间隔左侧中1/3处
C. 室间隔右侧中1/3处
D. 心尖部除极
E. 室间隔除极
15. [单选题]下列冠状动脉造影征象常提示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但应除外
A. 冠状动脉管腔不规则,半圆形“充盈”缺损或轻度偏心性狭窄
B. 不同程度狭窄以及完全阻塞
C.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或动脉瘤
D.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在“充盈”缺损的基础上形成“龛影”
E. 收缩期局部冠状动脉管腔变狭窄,舒张期恢复正常
16. [单选题]以下关于相对不应期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心肌细胞对阈刺激不发生任何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B. 应用比阈刺激值低的刺激能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C. 应用比阈刺激值高出2~4倍强度的刺激,可以引起扩布性激动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D. 应用比阈刺激值高出2~4倍强度的刺激,不能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E. 应用大于阈刺激值100倍强度的刺激也不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