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关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错误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561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Lorenz散点图、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动态心电图仪、RR间期散点图(rr interval scattergram)、飞跃发展、主流产品(mainstream products)、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rapid atrial arrhythmia)、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 [单选题]关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P波规律出现
    B. QRS波群规律出现
    C. PR间期不固定
    D. 心室率快于心房率
    E. 出现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心律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的第一高峰时间是
  • A. 凌晨2~6时
    B. 早晨7~11时
    C. 下午17~21时
    D. 夜间21~0时
    E. 中午12~15时

  • [单选题]体位改变对动态心电图ST段的影响是
  • A. 可使ST段由正常变为压低
    B. 可使ST段由正常变为抬高
    C. 可使ST段由压低变为正常
    D. 可使ST段由抬高变为正常
    E. 以上都是

  • [单选题]假性室壁瘤是指
  • A. 仅有收缩期局部膨出
    B. 室壁破裂在心包形成血肿
    C. 收缩期和舒张期左心室局部膨出
    D. 收缩期局部肌小梁消失
    E. 主要累及右心室

  • [单选题]关于动态心电图仪磁带记录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提供长时程心电活动记录
    B. 允许重放和询问整个记录过程
    C. 经A/D转换可造成波形失真
    D. 对心肌缺血的判断具有特殊的优势
    E. 磁带上的心电信息不能永久保存

  • [单选题]关于感知过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是起搏器随访中常出现的问题之一
    B. 单极感知比双极感知容易出现
    C. 常见的原因包括感知阈值低、交叉感知、T波感知、电磁干扰等
    D. 感知过度易引起竞争性心律失常
    E. 对交叉感知引起的感知过度,可适当降低对应心腔的起搏输出电压

  • [单选题]关于非竞争性心房起搏(NCAP)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NCAP功能可防止心房起搏刺激信号落入其前面的自身心房激动后的易损期,进而避免诱发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rapid atrial arrhythmia),如房速、房扑、房颤等
    B. 只有落入心室后心房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的心房波被感知后,才能触发一个300ms的NCAP期
    C. NCAP期结束的第一个心房起搏脉冲,其PAV间期等于程控的AV间期
    D. NCAP功能仅存在于双腔起搏器,且仅在心房跟随模式时发生
    E. 有房性心律失常病史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可以开启NCAP功能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窦性心律失常的是
  • A. 窦性心动过速
    B. 窦性心动过缓
    C. 窦性心律不齐
    D. 窦性停搏
    E. 房性逸搏心律

  • [单选题]正常人Lorenz散点图的图形为
  • A. 彗星状
    B. 鱼雷状
    C. 短棒状
    D. 扇形
    E. 复杂型

  • [单选题]以下为引起感知过度的常见原因,但应除外
  • A. 感知阈值设置过高
    B. 交叉感知
    C. T波感知
    D. 外源性干扰源,如交流电、电磁信号等
    E. 内源性干扰,如肌电信号、电极后电位等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gl9k7z.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