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关于“CT发展史”的描述,下列哪项不对 ( )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657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发展史、保护层(protective layer)、肩关节(shoulder joint)、听小骨(auditory ossicles)、原子序数(atomic number)、穿透力(penetrating power)、德国科学家

  • [单选题]关于“CT发展史”的描述,下列哪项不对 ( )

  • A. 1969年发明,1972年首次报道
    B. 由英德国科学家伦琴发明
    C. 1974年应用于临床全身CT机
    D. 多层螺旋CT已逐步取代常规CT
    E. 最初仅用于头部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关于听小骨的描述,错误的是 ( )
  • A. 锤骨柄附着于鼓膜上
    B. 镫骨底板覆盖于卵圆窗
    C. 砧骨长突与镫骨头形成关节
    D. 锤骨头与砧骨短突形成关节
    E. CT轴位图像,砧骨短突指向鼓窦入口

  • [单选题]关于CR的工作原理,正确的是
  • A. 荧光体层和保护层构成
    B. 晶体层构成
    C. IP用于检测图像数据
    D. IP用于存储图像数据
    E. IP用于传输图像数据

  • [单选题]关于肩关节穿胸侧位体位,叙述正确的是
  • A. 被检测上臂外缘贴近面板。被检测上肢及肩部尽量下垂,掌心向后。对侧上肢高举抱头,使对侧肱骨头高于被检测肱骨头,避免两侧肱骨头重叠
    B. 被检测上臂外缘贴近面板。被检测上肢及肩部尽量下垂,掌心向前。对侧上肢高举抱头,使对侧肱骨头低于被检测肱骨头,避免两侧肱骨头重叠
    C. 被检测上臂外缘贴近面板。被检测上肢及肩部尽量下垂,掌心向前。对侧上肢高举抱头,使对侧肱骨头高于被检测肱骨头,避免两侧肱骨头重叠
    D. 被检测上臂外缘贴近面板。被检测上肢及肩部尽量下垂,掌心向上。对侧上肢高举抱头,使对侧肱骨头高于被检测肱骨头,避免两侧肱骨头重叠
    E. 被检测上臂后缘贴近面板。被检测上肢及肩部尽量下垂,掌心向前。对侧上肢高举抱头,使对侧肱骨头高于被检测肱骨头,避免两侧肱骨头重叠

  • [单选题]在CT图像上腮腺深浅部的分界为
  • A. 颈内动脉
    B. 颈外动脉
    C. 颈内静脉
    D. 颈外静脉
    E. 颌下后静脉

  • [单选题]关于影响X线减弱的因素,叙述错误的是
  • A. 电子数多的物质更容易衰减射线
    B. 物质密度越高,衰减越少
    C. 原子序数越高的物质,吸收X射线越多
    D. 射线能量越高,衰减越少
    E. 入射光子能量越大,X射线穿透力(penetrating power)越强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g0e8de.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