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中性粒细胞中分叶核的正常值为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588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正常值(normal value)、认知障碍(cognition disorders)、幼儿期(toddler age)、精神创伤(psychic trauma)、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an syndrome)、行为障碍(behavior disorder)、溶血性链球菌(hemolytic streptococcus)、出血点(petechia)、继发性三叉神经痛(secondary trigeminal neuralgia)

  • [单选题]中性粒细胞中分叶核的正常值为

  • A. 0.2~0.4
    B. 0.3~0.5
    C. 0.5~0.7
    D. 0.4~0.8
    E. 0.3~0.6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下列各项,风湿热的皮肤表现是
  • A. 蝶形红斑
    B. 环形红斑
    C. 出血点(petechia)
    D. 紫癜
    E. 瘀斑

  • [单选题]早期胃癌是指
  • A. 病变位于黏膜
    B. 病变位于黏膜、黏膜下层
    C. 病变位于黏膜、黏膜下层、黏膜肌层
    D. 病变无远处转移
    E. 病变位于黏膜、黏膜下层、黏膜肌层及固有层

  • [单选题]如果一次癫痫发作持续超过多长时间也称之为癫痫持续状态(  )。
  • A. 10 min
    B. 20 min
    C. 30 min
    D. 60 min
    E. 50 min

  • [单选题]注重个体心理发展的最早时期应该是
  • A. 青年期
    B. 少女期
    C. 婴儿期
    D. 幼儿期
    E. 胚胎期

  • [多选题]额颞痴呆和Pick病的诊断根据是
  • A. 起病较早(50~60岁)
    B. 同时或之后发生帕金森综合征
    C. 行为障碍(behavior disorder)较认知障碍明显
    D. CT及MRI显示额叶、前颞叶萎缩
    E. 可有家族史

  • [单选题]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是
  • A. 溶血性链球菌(hemolytic streptococcus)感染后的炎症反应
    B. 溶血性链球菌(hemolytic streptococcus)感染后的免疫反应
    C. 细菌直接感染肾脏
    D. 病毒直接破坏肾脏
    E. 溶血性链球菌(hemolytic streptococcus)感染所致的中毒反应

  • [单选题]继发性三叉神经痛(secondary trigeminal neuralgia)的临床表现
  • A. 有触发点(板机点)存在
    B. 伴有角膜反射消失
    C. 一般止痛剂不易奏效
    D. 疼痛发作时可伴有面部肌肉抽搐
    E. 睡眠时疼痛发作可减少

  • [单选题]临床上常见木僵状态不包括
  • A. 抑郁性木僵
    B. 紧张性木僵
    C. 心因性木僵
    D. 器质性木僵
    E. 做作性木僵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exzvo0.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