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阿司匹林(aspirin)、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伤寒杆菌(salmonella typhi)、钠离子(sodium ion)、厌氧菌(anaerobic bacteria)、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强直阵挛性(generalized tonic-clonic)、副伤寒病(paratyphoid)、强直性阵挛性癫痫
[单选题]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梯度的维持是依靠
A. 膜的渗透性
B. 离子间交换
C. 膜上钠钾泵的主动转运
D. 电荷交换
E. 离子的深度差异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多选题]引起菌痢样腹泻的是
A. ETEC
B. EIEC
C. EPEC
D. EHEC
E. EAggEC
[多选题]沙门菌属D族中伤寒杆菌,可引起伤寒或副伤寒病(paratyphoid),它在自然环境中的存在特点,以下正确的是
A. 在粪便中能存活1~2个月
B. 在水中可存活2~3周
C. 对外界环境(光、热、干燥)抵抗力较强
D. 能耐低温,在冰冻环境中可存活数月
E. 消毒饮水余氯达0.2~0.4mg/L可迅速死亡
[多选题]男孩,11岁、因近2月个来反复发生全身性惊厥3次,伴意识丧失,每立次持续10min。脑电图上示两侧有对称性尖慢波阵发,CT无异常。给服卡马西平0.2g,每天3次,服药10d后面部与躯干部出现高出皮面的皮疹,有融合成片,伴发热38.8℃,拟诊卡马西平药疹,停用卡马西平,改用苯巴比妥90mg,每晚顿服。当用苯巴比妥7d时,小儿出现反复惊厥半天,其意识并末恢复。该病例的诊断应是A、全身性强直性阵挛性癫痫
A. 进行性持续性部分癫痫
B. 全身性强直阵挛性(generalized tonic-clonic)癫痫状态
C. 连续性部分性癫痫状态
D. 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E. 颅内感染
F. 颅内占位
G. 过敏性药物性脑病
H. 改换抗癫痫药物方法不妥
I. 水和电解质紊乱
J. 苯巴比妥先给15~20mg/kg,负荷剂量肌内注射,然后每天给4~5mg/kg维持
K. 苯巴比妥每天3~5mg/kg,分2次口服
L. 继用卡马西平,同时应用苯巴比妥3~5mg/kg
M. 卡马西平与苯巴比妥同时服用2~3周,再停用卡马西平
N. 苯巴比妥每天5~10mg/kg,每晚服1次
O. 静脉注射地西泮,每次0.2~0.5mg/kg
P. 肌内注射苯巴比妥,每次5~10mg/kg
Q. 静脉滴注苯妥英钠每天10~20mg/kg
R. 肌内注射地西泮,每次0.2~0.3mg/kg
S. 肌内注射氯硝西泮,每次0.05~0.1mg/kg
[多选题]有关溶血反应结果判断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试管内液体红色透明,静置后无细胞沉淀的为完全溶血
B. 试管内液体浑浊,静置后有细胞沉淀的为不溶血
C. 试管内液体红色透明,静置后有少量细胞沉淀的为不完全溶血
D. 以产生完全溶血的最低稀释管作为最大有效反应管
E. 以最大有效反应管的溶血素稀释倍数作为溶血素的效价
[多选题]BT延长常见于
A. 血友病
B.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 服用阿司匹林后
D. 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E. 血小板无力症
[多选题]患者女,32岁。因发热寒战入院。血培养第2天,培养瓶混浊并有凝块,最有可能的病原菌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肺炎链球菌
C. 枯草芽孢杆菌
D. 铜绿假单胞菌
E. 厌氧菌
[多选题]体现不伤害原则的是( )。
A. 对有危险或伤害的诊治措施,通过评价,选择利益大于危险或利益大于伤害的行动
B. 将有关的类似个案以同样的准则加以处理,而将不同的个案以不同的准则加以处理
C. 人在患病后,有权选择接受或拒绝医生制定的诊治方案
D. 杜绝对病人的有益伤害
E. 医生在诊断时考虑病人的各方面因素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dyky8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