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引起粒细胞减少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76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发挥作用、抗凝剂(anticoagulant)、丝氨酸蛋白酶(serine protease)、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血栓性疾病(thrombotic diseases)、厌氧菌感染(anaerobic infection)、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

  • [多选题]引起粒细胞减少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

  • A. 粒细胞的增殖或成熟障碍
    B. 粒细胞破坏和消耗过多
    C. 粒细胞释放障碍
    D. 粒细胞膜结构异常
    E. 造血干细胞缺陷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尿11项多联试带是在10项基础上增加了
  • A. 尿蛋白测定
    B. 尿葡萄糖测定
    C. 尿维生素C测定
    D. 尿比密测定
    E. 尿酮体测定

  • [单选题]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SSPE)是哪种病毒感染后的远期并发症
  • A. 麻疹病毒
    B. 风疹病毒
    C. 腺病毒
    D. 流行性乙型脑炎
    E. 森林脑炎病毒

  • [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血栓调节蛋白抗原检测是了解血管内皮损伤的最好的指标
    B. 在急性心梗、脑血栓及DIC时,血浆TM水平增高
    C. TM是由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具有十分重要的抗凝作用
    D. 检测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可了解血管内皮损伤程度
    E. 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增高可见于急性心梗、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疾病

  • [单选题]不易导致厌氧菌感染(anaerobic infection)的是
  • A. 组织缺氧或氧化还原电势降低
    B. 机体免疫力降低
    C. 长期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D. 长期应用头孢菌素,四环素等无效的患者
    E. 免疫功能正常人群

  • [单选题]确定参考区间界限值的最理想的方法是
  • A. 正态分布法
    B. 百分位法
    C. 极差法
    D. ROC曲线法
    E. 线性回归法

  • [单选题]关于肝素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 A. 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黏多糖
    B. 存在于肥大细胞颗粒中
    C. 可促进凝血酶形成
    D. 可阻止血小板聚集
    E. 是RBC渗透脆性试验理想的抗凝剂

  • [单选题]不具有ADCC效应的细胞是
  • A. 中性粒细胞
    B. 单核细胞
    C. 巨噬细胞
    D. NK细胞
    E. 嗜碱性粒细胞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d4l49.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