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卫生资格2023环境卫生学高级职称(副高)模拟考试系统183

来源: 不凡考网    发布:2023-07-03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695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不凡考网发布卫生资格2023环境卫生学高级职称(副高)模拟考试系统183相关信息,更多卫生资格2023环境卫生学高级职称(副高)模拟考试系统183的相关资讯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对绿色涂料特征来说,下列描述不确切的是( )

A. 无毒害
B. 无污染
C. 无放射性
D. 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
E. 便宜且实用


2. [多选题]毫针刺法中常用的进针方法有( )

A. 夹持进针法
B. 指切进针法
C. 提捏进针法
D. 自然仰卧法
E. 舒张进针法


3. [单选题]土壤中镉的卫生标准(hygienic standard)是 1.0ppm,经调查研究认为某一土壤环境的环境容量为 0.6ppm,该环境 单元的镉的自然本底值是 ( )

A. 0.1
B. 0.2
C. 0.3
D. 0.4
E. 0.6


4. [多选题]急性毒性试验染毒途径的选择应考虑哪方面的因素

A. 模拟人实际接触该受试物的途径和方式
B. 有利于不同化学物之间急性毒性大小的比较
C. 受试物的性质和用途
D. 实验室的条件
E. 各种受试物毒性评价程序的要求


5. [多选题]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是

A. 测试和求出毒物的致死剂量以及其他急性毒性参数
B. 初步评价毒效应特征、靶器官
C. 评价剂量-反应(效应)关系和人体产生损害的危险性
D. 提供接触剂量和观察指标选择的依据
E. 为毒理学机制研究提供线索


6. [多选题]病原体的变异有下列哪些情况

A. 病原体抗原的变异
B. 病原体毒力的变异
C. 对化学药物治疗以及抗生素产生的耐药性
D. 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变异
E. 病原体适应新宿主


7. [单选题]中医理论体系的萌芽和奠基阶段是( )

A. 近代
B. 明清
C. 宋、金、元
D. 两晋隋唐
E. 春秋战国(spring and autumn warring states)至两汉


8. [多选题]病人口渴喜热饮,饮量不多,见于( )

A. 痰饮内停
B. 湿热内蕴
C. 热入营血
D. 阳气虚弱
E. 瘀血内阻


9. [单选题]吸收入血的5价砷最易蓄积的组织是( )

A. 神经组织
B. 脂肪组织
C. 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
D. 肝、肾、肺、脾
E. 骨组织


10. [单选题]根据三个环节两个因素的学说,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

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
B. 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者
C. 流行特征、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 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
E.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1. [单选题]一种社会因素可以直接作用于健康,也可以为其他社会因素的中介,或以其他社会因素为中介作用于健康,这是社会因素作用于健康的下列哪个特点

A. 作用的广泛性
B. 持久性
C. 积累性
D. 交互作用
E. 作用的发散性


12. [单选题]关于甲基汞损害健康的正确论点是( )

A. 经食物摄入汞所致的汞中毒
B. 经饮水摄入汞所致的汞中毒
C. 汞经肠道吸收于血液
D. 甲基汞的碳一汞链不稳定
E. 进行性不可逆性的病理损害


13. [多选题]二陈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制半夏
B. 橘红
C. 茯苓、炙甘草
D. 枳实
E. 胆南星


14. [单选题]人体不同部位皮肤对外源化学物质的通透性不同,以下皮肤通透性最高的部位是

A. 额部
B. 手掌
C. 腹部
D. 阴囊
E. 足底


15. [单选题]排毒系数考虑了污染物的( )

A. 排放量
B. 慢性毒作用阈浓度
C. 排放标准
D. 排放量和慢性毒作用阈浓度
E. 排放量和排放标准


16. [多选题]下述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 外源化学物质的蓄积作用是发生慢性中毒的基础
B. 化学物质都是以原型或代谢转化的形式存在于存储库
C. 有效地排除体内毒物,防止或减少毒物的蓄积作用,是预防和减少慢性中毒的重要措施(important measure)
D. 物质蓄积可能引起慢性中毒的急性发作
E. 在体内检出化学毒物时,机体才可能出现相应的机能改变并表现出中毒的病理症状


  • 查看答案&解析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9dzl4x6.html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