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胞内寄生菌(intracellular bacteria)、寄生虫(parasite)、外显子(exon)、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组织细胞(histocyte)、抗原受体(antigen receptor)、型超敏反应(type ⅰ hypersensitivity)、内含子序列(intron sequences)、羟色胺(ht)
[单选题]典型苯丙酮尿征的发病机制是
A. 酪氨酸羟化酶受抑制
B. 苯丙氨酸-4-羟化酶缺陷
C. 四氢生物蝶呤生成不足
D. 脑内5-羟色胺(ht)不足
E. 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先天缺陷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未经治疗的SLE或MCTD患者,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的ANA滴度一般是
A. 1:10以上
B. 1:50以上
C. 1:100以上
D. 1:500以上
E. 1:1000以上
[单选题]可通过抗原受体(antigen receptor)摄取抗原的APC
A. DC
B. B细胞
C. Mφ
D. T细胞
E. 并指状细胞
[单选题]关于外显子和内含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hnRNA上只有外显子而无内含子序列(intron sequences)
B. 外显子在DNA模板上有相应的互补序列,内含子没有
C. 除去内含子的过程称为拼接
D. 除去外显子的过程称为剪接
E. 成熟的mRNA有内含子
[单选题]引起Ⅱ型超敏反应(type ⅰ hypersensitivity)的抗原主要为
A. 细胞表面固有的抗原成分和吸附于组织细胞上的外来抗原分子抗原
B. 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进入机体的小分子抗原
C. 循环只能够的可溶性抗原
D. 某些微生物和寄生虫
E. 胞内寄生菌
[单选题]关于电化学发光技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电化学发光在电极表面进行
B. 发光时间长,容易控制
C. 三丙胺标记抗原或抗体
D. 发光剂为三联吡啶钌
E. 常用磁性微粒为固相载体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9dvyj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