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黄疸发生的机制不包括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24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外毒素(exotoxin)、代表性(representative)、患病率(prevalence)、肠毒素(enterotoxin)、胆红素(bilirubin)、大三阳(da san yang)、次黄嘌呤(hypoxanthine)、乙型溶血性链球菌(beta hemolytic streptococcus)、免疫性溶血性贫血(immune hemolytic anemia)、氨基蝶呤(aminopterin)

  • [单选题]黄疸发生的机制不包括

  • A. 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
    B. 胆红素形成过多和肝细胞摄取障碍
    C. 胆红素在肝外排泄障碍,逆流入血
    D. 肝细胞内缺乏Y蛋白
    E.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排泄增多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乙型溶血性链球菌(beta hemolytic streptococcus)的致病物质不包括
  • A. 溶血素O
    B. 肠毒素
    C. 致热外毒素
    D. 溶血素S
    E. M蛋白

  • [单选题]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immune hemolytic anemia)的临床特点下列哪项不正确( )
  • A. 出生后贫血、黄疸
    B. 可于出生后不久死亡
    C. Rh型病情较重
    D. ABO型者病情较重
    E. 抗人球蛋白试验间接法在母亲和胎儿均为阳性

  • [单选题]阻断细胞DNA合成的主要途径的化合物是
  • A. 次黄嘌呤(hypoxanthine)
    B. 胸腺嘧啶核苷
    C. 叶酸
    D. 聚乙二醇
    E. 氨基蝶呤(aminopterin)

  • [单选题]要比较甲乙两地某病的患病率(患病率受性别影响),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其标准构成应选择
  • A. 甲地的年龄构成
    B. 乙地的年龄构成
    C. 甲地和乙地合并的年龄构成
    D. 甲地和乙地合并的性别构成
    E. 有代表性、较稳定、较大的人群的年龄构成

  • [单选题]患者女,28岁,2006年12月患者因饮食欠佳,恶心呕吐,皮肤发黄,巩膜黄等症前来就医。检查:乙肝大三阳,肝功能重度异常(AST:560单位),HBV-DNA阳性。如要确定是否急性乙肝,需进行下列哪项检查
  • A.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
    B. 乙型肝炎病毒前S2抗原
    C.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IgG
    D.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IgM
    E. 以上均不对

  • [单选题]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不包括
  • A. 电解质
    B. 温度
    C. pH
    D. 适当振摇
    E. 溶液量

  • [单选题]pH计中的电极是属于下述中的哪一种电极
  • A. 气敏电极
    B. 汞电极
    C. 离子交换电极
    D. 酶电极
    E. 固体膜电极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8rjk04.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