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主要的病理基础为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552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遗传性(hereditary)、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珠蛋白(globin)、巨幼细胞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磷酸葡萄糖脱氢酶(phosphogluconate dehydrogenase)、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uto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病患者(disease)

  • [单选题]巨大血小板综合征主要的病理基础为

  • A. 血小板α颗粒成分缺陷
    B. GPⅠb的缺陷
    C. 血小板致密颗粒缺陷
    D. CMP-140缺陷
    E. 血小板数量减少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贫血及脾大同时存在见于
  • A.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B. 缺铁性贫血
    C.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巨幼细胞贫血

  • [多选题]关于DIC的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纠正缺氧
    B. 抗凝治疗
    C. 消除诱因
    D. 溶栓治疗
    E. 补充血小板

  • [单选题]对输入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好的疾病是
  • A.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
    B. 血友病患者(disease)
    C.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
    D. 白血病患者(disease)
    E.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uto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患者

  • [单选题]下列属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是
  • A.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B.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C.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phosphogluconate dehydrogenase)缺陷
    E. 缺铁性贫血

  • [多选题]血浆蛋白异常引起的出血倾向多见于
  • A. 牙龈
    B. 鼻
    C. 皮肤
    D. 肢
    E. 胃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8nq0xw.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