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关于Brugada波形成机制的阐述,错误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642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预激综合征(preexcitation syndrome)、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阿托品试验(atropine test)、心电图改变(electrocardiogram changes)、电位差(potential difference)

  • [单选题]关于Brugada波形成机制的阐述,错误的是

  • A. SCN5A基因突变或错位
    B. 复极早期内向钠电流减少
    C. 复极早期瞬时外向钾电流增加
    D. 复极早期心室外膜与内膜之间电位差(potential difference)明显增大
    E. 动作电位2相内向钠电流增加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男大学生,26岁。体检时发现心率58次/min。此后夜间自扪脉搏,常为45次/min而来门诊。阿托品试验为阴性。诊断应考虑为
  • A. 病态室房结综合征
    B. 室房结功能低下
    C. 迷走神经功能亢进
    D. 运动员心脏
    E. 神经官能症

  • [单选题]以下为预测预激综合征高危旁路的指征,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有猝死的家族史
    B.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时最短的RR间距<300ms
    C. 电生理检查诱发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且旁路有效不应期<270ms
    D. 存在多条旁路
    E.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预激综合征

  • [单选题]PR间期代表
  • A. 窦房结除极开始至心房除极结束的总时间
    B. 心房除极开始至心房复极开始的总时间
    C. 窦房结除极开始至心室除极开始的总时间
    D. 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除极开始的总时间
    E. 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复极开始的总时间

  • [单选题]房颤患者控制心室率在
  • A. 静息时60~80次/分,活动后<100次/分
    B. 静息时60~100次/分,活动后<120次/分
    C. 无论任何情况下都应是<120次/分
    D. 静息时50~70次/分,活动后80次/分左右
    E. 无论任何情况下都应是<100次/分

  • [单选题]显示肺血减少X线征象的疾患是
  • A. 房间隔缺损
    B.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C. 动脉导管未闭
    D. 高血压性心脏病
    E. 法洛四联症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894rnr.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