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肝素抗凝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87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反射式光度计、化学反应器(chemical reactor)、淋巴细胞毒试验(cytotoxic test)、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elliptocytosis)、红细胞膜缺陷、微量淋巴细胞毒、真菌菌血症

  • [单选题]肝素抗凝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 A. 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 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
    C. 增强抗凝血酶与凝血酶的亲和力
    D. 抑制因子Ⅹ的激活
    E. 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儿童血培养的采血量为
  • A. 8~10ml
    B. 10~15ml
    C. 15~20ml
    D. 1~5ml
    E. 5~8ml

  • [单选题]应用独特型网络学说,对于类风湿关节炎宜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
  • A. 皮内注射抗原
    B. 静脉内注射抗原
    C. 应用α型抗独特型抗体
    D. 应用β型抗独特型淋巴细胞
    E. 应用β型抗独特型抗体

  • [单选题]女性,18岁,面色苍白1年。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检验:HGB60g/L,血涂片中可见大量小球形红细胞,网织红细胞15%,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开始溶血为0.70%NaCl,完全溶血为0.46%NaCl,本例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最可能是
  • A. 红细胞自身抗体产生
    B. 红细胞膜缺陷
    C. 红细胞磷酸己糖旁路中的酶缺陷
    D. 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异常
    E. 红细胞珠蛋白肽链合成量减少

  • [单选题]T和B淋巴细胞在接触抗原后繁殖的主要场所是( )
  • A. 肝和淋巴结
    B. 脾和淋巴结
    C. 骨髓和淋巴结
    D. 淋巴结
    E. 胸腺和淋巴结

  • [单选题]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对HLA进行血清学分型,以台盼蓝为染料,如果出现阴性反应,则淋巴细胞
  • A. 不着色
    B. 呈现蓝色
    C. 呈现红色
    D. 呈现黑色
    E. 呈现褐色

  • [单选题]含铁血黄素颗粒可见于尿中何种细胞
  • A. 红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 肾小管上皮细胞
    D. 鳞状上皮细胞
    E. 移形上皮细胞

  • [单选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离心式分析仪的化学反应器装在离心机的转子位置
    B. 分立式分析仪按手工操作的方式编排程序,各个样品和试剂在各自的试管中起反应
    C. 管道式分析仪测定项目相同的各待测样品与试剂混合后的化学反应,在各自管道中完成。
    D. 自动生化分析仪需要做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和年保养
    E. 干化学分析是用反射式光度计测定的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8699zw.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