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卫生资格2023理化检验技术副高医学职称职称晋升每日一练(08月16日)

来源: 不凡考网    发布:2023-08-16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424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不凡考网发布卫生资格2023理化检验技术副高医学职称职称晋升每日一练(08月16日)相关信息,更多卫生资格2023理化检验技术副高医学职称职称晋升每日一练(08月16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测定氟用的离子选择性电极是由什么晶体片制成的

A. 氟化钠单晶片
B. 氟化镧单晶片
C. 氟化硼单晶片
D. 氟化锗单晶片
E. 氟化钾晶体片


2. [单选题]使用EDTA法测定食物中钙时,在一定的条件下用EDTA进行滴定。这里的“一定的条件”是

A. pH12~14
B. pH10~12
C. pH8~10
D. pH4~6
E. pH6.8


3. [单选题]我国允许使用和已经制订卫生标准的添加剂共有多少类

A. 八大类
B. 十二大类
C. 十大类
D. 九大类
E. 十一大类


4. [单选题]皂膜流量计主要误差来源是时间的测量,因此要求皂膜有足够长的时间通过刻度区。皂膜上升的速度不宜超过

A. 12cm/s
B. 8cm/s
C. 10cm/s
D. 16cm/s
E. 4cm/s


5. [多选题]下列哪个玻璃仪器不能使用烘烤的方式干燥

A. 烧杯
B. 称量瓶
C. 滴定管
D. 容量瓶
E. 试管


6. [单选题]干灰化法测定(ashing determination method)化妆品中砷时,在样品中加入助灰化剂。它们的作用是

A. 硝酸镁可以加速消化过程
B. 氧化镁可以加速消化过程
C. 氧化镁可以对砷起固定作用,防止砷的挥发损失
D. 硝酸镁能防止砷的挥发损失
E. 硝酸镁和氧化镁的作用一样


7. [多选题]测砷的样品预处理法中的干灰化法,在样品中加入助灰化剂,以下哪些操作更为合理

A. 口红类样品应加10%硝酸镁溶液10毫升和1克氧化镁
B. 眉笔类样品应加10%硝酸镁溶液10毫升和1克氧化镁
C. 洗法香波类样品应加10%硝酸镁溶液10毫升和1克氧化镁
D. 护肤乳类产品10%硝酸镁溶液10毫升和1克氧化镁
E. 以上都合理


8. [单选题]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汞,常用吸收液采样后,用还原剂将汞离子还原成原子态汞,用测汞仪测定,最常用的还原剂是

A. 碘溶液
B. 氢醌
C. 酸性氯化亚锡
D. 酸性维生素C
E. 酸性盐酸羟胺


9. [单选题]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determinate by ion selective electrode)车间空气氟化氢及其氟化物时,用浸渍超细玻璃纤维滤纸采样,浸渍液中含有

A. 乙醇
B. 甲醇
C. 丙三醇
D. 异丙醇
E. 丙二醇


10. [单选题]双硫腙比色法测定(colorimetric determination)食品中铅的适合酸度是

A. pH8.5~9.0
B. pH7.0~8.5
C. pH5.0~6.5
D. pH4.0~5.0
E. pH2.5~4.0


11. [多选题]国标中规定的脂肪测定方法包括

A. 超临界二氧化碳法
B. 索氏提取法
C. 高效液相法
D. 酸水解法
E. 纸层析法


12. [单选题]用渗透管动态配气,放渗透管水浴的控温精度为

A. ±0.1℃
B. ±0.5℃
C. ±0.8℃
D. ±1.0℃
E. ±1.5℃


13. [单选题]我国制定了有机磷农药的生物限值,它的生物监测指标是

A. 尿中有机磷农药
B. 血中有机磷农药
C. 血液胆碱酯酶浓度
D. 血液胆碱酯酶活性
E. 血中胆碱酯酶水平


14. [多选题]甲醛比色测定时,取待测溶液加乙酰丙酮-醋酸铵溶液,同时另取待测溶液加入不含乙酰丙酮的醋酸铵溶液摇匀,一同置于40℃水浴中加热显色30分钟、冷却。以下解释中正确的是

A. 严格控制显色温度和时间,防止化妆品中某些组分会受热分解并产生微量甲醛
B. 另取待测溶液加入不含乙酰丙酮的醋酸铵溶液,是为了消除溶液浑浊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C. 另取待测溶液加入不含乙酰丙酮的醋酸铵溶液,是为了消除样品中其他组分在显色温度下色度改变的影响
D. 另取待测溶液加入不含乙酰丙酮的醋酸铵溶液,是为了消除带色样品液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E. 乙酰丙酮在40℃会分解,要另取不加乙酰丙酮的作对照


15. [单选题]下列哪种食物含碘量最低

A. 鱼类
B. 海带
C. 菠菜
D. 贝类
E. 谷类


16. [单选题]测定空气中六六六、DDT,通常用

A. 薄层层析法
B. 气相色谱法
C. 原子吸收光谱法
D. 紫外分光光度法
E. 比色法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7qeg64p.html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