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内毒素(endotoxin)、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电子密度(electron density)、高锰酸钾(potassium permanganate)、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珠蛋白(globin)、厌氧菌感染(anaerobic infection)、免疫电泳(immunoelectrophoresis)、中和作用(neutralization)
[单选题]疑似厌氧菌感染(anaerobic infection)的标本,下列不正确的处理方法为
A. 避免被正常寄居菌污染
B. 避免标本与空气接触
C. 在半小时内送检
D. 超过半小时,可冷藏保存
E. 以上都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流感嗜血杆菌的主要毒力因子是
A. 外毒素
B. 内毒素
C. 菌毛
D. 荚膜
E. IgA蛋白酶
[单选题]高锰酸钾作为消毒剂,其杀菌机制叙述正确的是
A. 中和作用(neutralization)
B. 与蛋白结合
C. 氧化作用使蛋白变性
D. 与酶结合
E. 与核酸结合
[单选题]人体出生后造血器官主要是
A. 肝脏
B. 卵黄囊
C. 胸腺
D. 淋巴器官
E. 骨髓
[单选题]透射电镜下观察幼红细胞,线粒体内有铁质沉着,呈电子密度高的颗粒或团状,在核周可见环形铁粒沉着,以中幼红细胞更为明显,胞质内含铁蛋白的吞饮小泡和铁小粒也增多。据此,最有可能的是
A. 缺铁性贫血
B. 溶血性贫血
C. 铁粒幼红细胞贫血
D. 巨幼细胞性贫血
E. 珠蛋白(globin)生成障碍性贫血
[单选题]常作为测定抗原抗体最适比例的方法是
A. 絮状沉淀试验
B. 免疫浊度测定
C. 单向扩散试验
D. 双向扩散试验
E. 免疫电泳(immunoelectrophoresis)
[单选题]核圆形居中,染色质呈块状,核仁消失,胞质呈嗜多色性,该特征符合
A. 原红细胞
B. 早幼红细胞
C. 中幼红细胞
D. 晚幼红细胞
E. 网织红细胞
[单选题]造血干细胞的免疫标记是
A. CD14
B. CD19
C. CD34
D. CD38
E. CD41
[单选题]血清蛋白质电泳测定多采用的是
A. 双向电泳
B. 琼脂糖凝胶电泳
C. 毛细管电泳
D. 等电聚焦电泳
E.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7ldgn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