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甲电视台模仿某境外电视节目创作并录制了一档新娱乐节目,尚未播放。某地区的数字电视频道乙贿赂甲电视台工作人员贺某复制了该节目,将该节目抢先在数字电视频道播放。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乙侵犯了甲的播放权 
  B. 乙侵犯了甲的复制权 
  C. 贺某应当与乙承担连带责任 
  D. 贺某应承担补充责任 
 
2. [单选题]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是:()
  A. 信息网络传播权 
  B. 广播权 
  C. 展览权 
  D. 放映权 
 
3. [单选题]a地某报刊登了本报记者甲采写的对公民乙不利的报道。乙欲状告报社。乙户籍在b地、常住在c地,暂住在d地。乙可以在下列哪些地方起诉?()
  A. 只能在 a 
  B. 只能在 a 或 b 
  C. 可以在 a 或 b 或 c 
  D. 可以在 a 或 b 或 c 或 d 
 
4. [单选题]返送音箱是专为()听的。
  A. 演员 
  B. 调音者 
  C. 舞台监督 
  D. 导演 
 
5. [多选题]下列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哪些没有做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原则 与工作方法的统一?()
  A. 追寻事件真相时主要运用网络和电话等便捷式采访 
  B. 结合新闻价值、工作需要和社会效果安排报纸的头版头条(the front page) 
  C. 带着主题去采访,应付交差了事 
  D. 把原有的栏目改头换面,打上“走基层”的栏花 
 
6. [多选题]我国《著作权法》不适用于下列哪些情况?()
  A. 法院判决书 
  B.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官方中文译文 
  C. 《伯尔尼公约》成员国国民的未发表且未经我国有关部门审批的境外影视作品 
  D. 奥运会开幕式火炬点燃仪式的创意 
 
7. [多选题]某网络博客上出现一篇辱骂某知名公司总裁A的文章,使用了“丑陋的小人”、“超级大流氓”、“纯粹就是骗子”等言辞。这与公众对A的普遍认识不符,也使得A的名誉受到一定损害。从文章透露的情况看,匿名博主B应该是A公司的员工。A要求博客商C提供B真实情况并删除该文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博主B侵犯了A的名誉权 
  B. 博客商C可以不提供博主B真实情况给A,但应该删除该文章 
  C. 博客商C既应该提供博主B真实情况给A,也应该删除该文章 
  D. 博客商C如删除该文章则不侵犯A的名誉权,如拒不删除则侵犯A的名誉权 
 
8. [单选题]甲乙之间有矛盾,乙为发泄对甲的不满,将甲的头像PS为纹格青灰底色,导致甲看起来比较阴森恐怖,然后发布在网络上。乙的行为。()
  A. 是合法行为 
  B. 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C. 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D. 侵犯了甲照片的财产权 
 
9. [单选题]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在我国设立出版单位应当具有()元以上的注册资本和固定的工作场所。
  A. 10万 
  B. 30万 
  C. 50万 
  D. 100万 
 
10. [单选题]某报记者A想竞聘记者部主任,但他的“威望”不及同事B,为了竞聘成功,A捏造并在同事之间传播B有小三的“隐私”诋毁B。A的行为侵犯了B的()。
  A. 选举权 
  B. 荣誉权 
  C. 隐私权 
  D. 名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