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高锰酸钾 
  B. 臭氧(O3) 
  C. 干冰  
  D. 矿泉水 
 
2. [单选题]下列说法能体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 镁粉用作照明弹 
  B. 铜丝用作导线 
  C. 氢气用作清洁燃料 
  D. 二氧化碳用作碳酸饮料 
 
3. [单选题]对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 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 分别点燃一小块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 
  D. 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4. [单选题]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 甲烷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5. [单选题]我国境内原始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半坡居民 
  B. 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半坡居民 
  C. 山顶洞人、北京人、元谋人、半坡居民 
  D. 半坡居民、山顶洞人、北京人、元谋人 
 
6. [单选题]用词准确是说明文语言的一大特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删去后不影响句子意思表达的一项是( )
  A. 在地震波还未到达另一个可能遭到破坏的地区时,告知当地人们采取应急措施。 
  B. 日本在这方面已经有了成功的实践。 
  C. 他们提前10秒在日本部分区域实现了由电视等媒体发布的地震预警。 
  D. 首都地区以外区域的台网密度和监测力度还非常不足。 
 
7. [单选题]“围魏救赵”这一成语出自下列哪一著名战役
  A. 城濮大战 
  B. 长平之战 
  C. 马陵之战 
  D. 桂陵之战 
 
8. [单选题]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课文围绕中心,夹叙夹议,层次清楚地阐明了“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 
  B. 课文多处运用对比方法,从正反两方面去阐明事理。 
  C. “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这句从描写角度来看是运用了动作描写。 
  D. 作者写自己的不幸和黄生的幸运是要黄生珍惜少时光阴,专心读书。 
 
9. [单选题]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用钢丝球洗刷铝锅脏物 
  B.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它具有乳化作用 
  C. 铵态氮肥(ammonium nitrogen fertilizer)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 
  D. 深埋废弃塑料制品,可减少“白色污染” 
 
10. [单选题]我们熟悉的这些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干冰 
  B. 石灰浆 
  C. 食盐 
  D. 食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