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血小板的适宜保存温度为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58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流行性脑膜炎(epidemic encephalitis)、卫生部(ministry of health)、病原体(pathogen)、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获得性(acquired)、类毒素(toxoid)、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ty)、细菌外毒素

  • [单选题]血小板的适宜保存温度为

  • A. 22℃振荡保存
    B. 室温保存
    C. 4℃冰箱保存
    D. 6-8℃
    E. 以上都不正确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将抗原性物质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主动产生获得性(acquired)免疫力为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ty),下列对疫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死疫苗是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细菌,用理化方法杀死而成。常用的有伤寒、霍乱、百日咳、流行性脑膜炎等
    B. 死疫苗易于保存,缺点是接种剂量大,注射的局部和全身性副作用较大,且需接种多次,但免疫效果优于活疫苗
    C. 活疫苗是用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体制成。一般只需接种一次,剂量较小,副作用轻微
    D. 类毒素(toxoid)是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液作用3~4周后制成,毒性消失但仍保持免疫原性
    E. 利用肺炎链球菌的荚膜多糖可制成不含有核酸、能诱发机体产生抗体的亚单位疫苗

  • [单选题]ITP患者自身抗体的性质是
  • A. 单纯IgG
    B. 单纯IgM
    C. 单纯IgA
    D. IgG+IgM
    E. IgG+IgM+IgA

  • [单选题]卫生部何年何月颁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 A. 2001年2月
    B. 2000年6月
    C. 2002年8月
    D. 2003年6月

  • [单选题]白细胞成熟过程中,最早出现特异性颗粒的细胞是
  • A. 嗜酸性粒细胞
    B. 早幼粒细胞
    C. 中幼粒细胞
    D. 杆状核粒细胞
    E. 原粒细胞

  • [单选题]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较少出现
  • A. 皮肤瘀斑
    B. 肌肉血肿
    C. 月经增多
    D. 口腔黏膜出血
    E. 消化道出血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6qo3p6.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