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氯化钾(potassium chloride)、艾滋病患者(aids patients)、窗口期(window phase)、碳酸氢钾(potassium bicarbonate)、采供血(blood collection and supply)、晶体渗透压(crystalloid osmotic pressure)、主要成分(main components)、性传播(sexual transmission)、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免疫性溶血性贫血(immune hemolytic anemia)
[单选题]下列哪项属于ISBT128条码的特征
A. 数据共享性
B. 属于非连续性编码
C. 广泛的数码范围,支持字母字符
D. 具有简单、低密度性
E. ISBT128条码可选择256个不同的字符来编码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机采血小板在20~24℃保存下,多少天为有效
A. 6~8小时
B. 8~12小时
C. 24小时
D. 48小时
E. 3~7天
[单选题]关于新生儿溶血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多见于0型和RhD阴性产妇
B. 破坏胎儿红细胞的抗体来自于母体
C. 母体被胎儿红细胞所致敏产生抗体
D. 为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immune hemolytic anemia)
E. 妊娠晚期母体的免疫性抗体滴度高于胎儿
[单选题]下列关于我国艾滋病流行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 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远远大于男性
B. 目前我国32个省市自治区均有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例报告发布
C. 河南是我国HIV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第一大省
D. 我国HIV的传播途径特点为注射吸毒传播、既往采供血传播、同性性传播(sexual transmission)三种主要传播途径并存
E. 在20世纪90年代,注射吸毒传播占传播途径的90%。但2007年以后输血传播已经占到传播途径的第一位
[单选题]对于保障输血安全,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 对血液进行核酸检测(NAT)可以大幅度缩短窗口期
B. HIV核酸(NAT)检测可以代替HIV-P24抗原检测
C. HIV抗体复查阴性就说明没有HIV感染
D. 血液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就可认为完全没有传播疾病的危险
E. HIV核酸(NAT)检测窗口期比较短
[单选题]输血后紫癜一般在输血后多少天受血者的血小板急剧被破坏,导致的皮肤黏膜出血症
A. 1~3天
B. 3~5天
C. 5~7天
D. 7~10天
E. 10~14天
[单选题]若供血者为O型,与AB型受血者进行交叉配血时,结果是
A. 主侧凝集、次侧不凝集
B. 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
C. 主、次侧均不凝集
D. 主、次侧均凝集
E. 无法判断
[单选题]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main components)是
A. 氯化钾
B. 氯化钠
C. 氢离子
D. 钙离子
E. 碳酸氢钾
[单选题]采血静脉穿刺时正确的是
A. 用0.2%安尔碘消毒穿刺部位
B. 用5%~10%碘伏以穿刺点为中心自内向外消毒
C. 消毒面积≥8cm×8cm
D. 用拇指、示指持穿刺针针柄部位
E. 针尖入静脉后固定其位置以便采血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66v3q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