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 )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55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环氧乙烷(ethylene oxide)、过氧乙酸(peracetic acid)、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毛细血管通透性(capillary permeability)、溶血性输血反应(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全身性(systemi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外周血管(peripheral vascular)、溶酶体膜(lysosome membrane)、抗利尿素(antidiuretin)

  • [单选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 )

  • A. <37.5℃
    B. >37℃
    C. >38.5℃
    D. >38℃
    E. >36.5℃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伤寒沙门菌的致病因素是
  • A. 外毒素
    B. 内毒素
    C. 两者均有
    D. 两者均无

  • [单选题]下列属于中效消毒剂的是( )
  • A. 过氧乙酸
    B. 过氧化氢
    C. 戊二醛
    D. 聚维酮碘
    E. 环氧乙烷

  • [单选题]急性肾小球肾炎产生全身性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 A. 醛固酮分泌增加
    B. 抗利尿素(antidiuretin)释放增多
    C. 肾小球钠水滤过下降
    D. 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
    E. 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

  • [单选题]彩色多普勒技术不用于下列哪项检查( )
  • A. 表浅器官
    B. 心血管系统
    C. 腹水、胸腔积液定位
    D. 腹腔脏器
    E. 外周血管(peripheral vascular)

  • [单选题]氟喹诺酮类抗菌作用机制是
  • A. 稳定溶酶体膜(lysosome membrane)
    B. 抑制DNA的合成
    C. 抑制抗体形成
    D. 抑制细菌
    E. 杀灭细菌

  • [单选题]为避免不完全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交叉配血试验不应采用
  • A. LISS法
    B. 盐水介质立即离心法
    C. 聚凝胺法
    D. 抗球蛋白法
    E. 酶法

  • [单选题]CT扫描与普通体层摄影相比较,其最大优点是
  • A. 密度分辨率高
    B. 空间分辨率高
    C. 成像速度快
    D. 显像功能全
    E. 操作简单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5l6odl.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