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核磁共振(nmr)、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电磁波(electromagnetic wave)、无线电(radio)、外围设备(peripheral equipment)、基底节(basal ganglia)、诺贝尔物理学奖(nobel prize in physics)、充分利用(make full use)、饱和状态(saturation state)、宇宙射线(cosmic ray)
[单选题]SE序列质子密度加权像TE通常为
A. 20ms
B. 100ms
C. 500ms
D. 1000ms
E. 2500ms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Bloch与Purcell教授因发现了核磁共振现象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nobel prize in physics)的时间为
A. 1895年
B. 1946年
C. 1952年
D. 1978年
E. 2003年
[单选题]MR射频屏蔽的主要作用是
A. 防止射频场与外界电磁波相互干扰
B. 防止射频对周围人群的电磁辐射
C. 防止磁场对外围设备的影响
D. 防止室外无线电杂波干扰主磁场
E. 预防X线以及其他各种宇宙射线(cosmic ray)
[单选题]图像评价处理技术不包括
A. CT值测量
B. 距离测量
C. 角度测量
D. 面积测量
E. 三维重建
[单选题]有关颅脑CT扫描定位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冠状层面扫描能较好显示大脑深部、大脑凸面
B. 听眶线是外耳孔上缘与眶下缘的连线
C. 听眦线是外耳孔中点与外眼眦的连线
D. 听眉线又称大脑基底线,即瑞氏线
E. 采用听眉线扫描,显示组织结构较清楚,幕下显示第四脑室好,幕上显示基底节好
[单选题]关于时间飞跃法MRA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充分利用(make full use)了流入增强效应和流动去相位效应
B. 静态组织经过连续激励,达到稳定饱和状态(saturation state)
C. 进入成像层面的未饱和血流,呈高信号
D. 如果血流速度足够快,血管呈高信号
E. 可分为二维和三维时间飞跃法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5ev5j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