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临床意义(clinical significance)、人外周血(human peripheral blood)、维生素K缺乏症(vitamin k deficiency)、直接影响(directly affect)、皮肤过敏反应(cutaneous anaphylaxis)、国际单位、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食物残渣(food residue)、特异性和敏感性(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eripheral 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s)
[单选题]关于PT测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PT测定是反映外源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
B. 口服避孕药可使PT延长
C. PT测定时0.109mol/L枸橼酸钠与血液的比例是1:9
D. PT的参考值为11~14秒,超过正常3秒为异常
E. 肝脏疾病及维生素K缺乏症时PT延长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正常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eripheral 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s)占
A. 10%~30%
B. 20%~30%
C. 30%~40%
D. 50%~70%
E. 70%~80%
[单选题]空腹12h后胃液中有大量食物残渣(food residue),少见于
A. 胃扩张
B. 胃轻瘫
C. 胃下垂
D. 胃溃疡
E. 幽门梗阻
[单选题]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成功的关键是
A. 标本的前处理
B. 标记抗体的质量
C. 设备、仪器和器具的校准
D. 结果的观察
E. 质控品的设置
[单选题]对金属镍的皮肤过敏反应( )
A. 是由IgE介导的
B. 由嗜碱性粒细胞的浸润
C. 可用P-K试验诊断
D. 是由对镍和蛋白复合物致敏的T细胞引起
E. 可用组胺拮抗药进行有效治疗
[单选题]根据国际生化学委员会的规定,酶的一个国际单位是指( )
A. 最适条件下,每小时催化生成1μmol产物的酶量
B. 37℃下,每分钟催化生成1μmol产物的酶量
C. 25℃下,其他为最适条件,每分钟催化生成1μmol产物的酶量
D. 30℃下,每小时催化生成1μmol产物的酶量
E. 在特定条件下,每分钟催化1μmol底物产生变化所需的酶量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5eqjv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