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起搏器(pacemaker)、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内脏器官(internal organs)、心电图检查(electrocardiographic examination)、窦性停搏(sinus arrest)、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心房不应期(atrial refractory period)、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单选题]I、aVL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0.1mV伴T波倒置
A. 高侧壁心肌缺血
B. 下壁心肌缺血
C. 前侧壁心肌缺血
D. ST段正常
E. 下壁心肌损伤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多选题]关于感知过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是起搏器随访中常出现的问题之一
B. 单极感知比双极感知容易出现
C. 常见的原因包括感知阈值低、交叉感知、T波感知、电磁干扰等
D. 感知过度易引起竞争性心律失常
E. 对交叉感知引起的感知过度,可适当降低对应心腔的起搏输出电压
[单选题]患者男性,62岁。冠心病史20余年,持续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检查显示为窦性心律,可见各自规则的窦性P波和宽大畸形的QRS波群,P波与QRS波群无相关性,PP间距为0.65s,RR间距为1.96s,其规整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应诊断为
A. 心室颤动
B. 室性逸搏心律
C. 窦性停搏(sinus arrest)
D. 二度Ⅱ型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
E. 交界性逸搏心律
[单选题]关于双腔起搏器周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心房除极后产生心室空白期,心室除极后产生心房空白期
B. PVARP是指心室后心房不应期(atrial refractory period),包括心房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C. 心房总不应期等于AV间期与PVARB之和
D. AV间期+PVARP大于基础起搏间期
E. 通常起搏的AV间期大于感知的AV间期
[单选题]有关右位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心脏因胚胎发育的原因可以反位,称右位心
B. 常伴有腹腔内脏器官的反位
C. 心脏的位置偏于中线右侧,心尖指向右下方
D. 常有血流动力学改变
E. 如果心脏位于胸腔右侧,心脏并无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各房室之间的位置关系正常,称之为心脏位置右移
[单选题]交界性期前收缩与房性期前收缩的鉴别主要根据
A. 交界性期前收缩多见,房性期前收缩少见
B. 交界性期前收缩不伴室内差异性传导,而房性期前收缩可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C. 一般交界性期前收缩的P′R间期<0.12s,而房性期前收缩的P'R间期>0.12s
D. 交界性期前收缩提前出现的是倒置的P′波,而房性期前收缩提前出现的P'波直立
E. 交界性期前收缩代偿间歇多不完全,而房性期前收缩代偿间歇多完全
[单选题]测量ST段偏移量的参考水平应是
A. J点
B. P波起始部
C. QRS波群起始部
D. TP段
E. TU段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5e635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