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基底节通常包括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31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a)、甲状旁腺(parathyroid)、厌氧菌(anaerobic bacteria)、苍白球(globus pallidus)、组成部分(part)、基底节(basal ganglia)、水平面(horizontal plane)、近年来(recently)、有效原子序数(effective atomic number)、甲状腺侧叶切除术

  • [多选题]基底节通常包括

  • A. 尾状核、壳核、内囊、屏状核和杏仁核
    B. 尾状核、壳核、内囊、屏状核和豆状核
    C. 尾状核、壳核、苍白球、屏状核和杏仁核
    D. 豆状核、壳核、苍白球、屏状核和杏仁核
    E. 丘脑、壳核、苍白球、屏状核和杏仁核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多选题]关于阴性对比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氧气属阴性对比剂
    B. 空气有产生气体栓塞的危险
    C. 空气在器官内吸收较慢
    D. 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较大
    E. 空气有效原子序数(effective atomic number)

  • [多选题]一次写入光盘的容量为650兆,可存储图像约1250幅,那么一幅CT图像的大小约为
  • A. 0.88兆
    B. 0.76兆
    C. 0.64兆
    D. 0.52兆
    E. 0.40兆

  • [多选题]下列不属于基底节的是
  • A. 苍白球
    B. 壳核
    C. 尾状核
    D. 丘脑
    E. 杏仁核

  • [多选题]关于阻光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指照片阻挡光线的能力
    B. 在数值上等于透光率的倒数
    C. 指照片透过光线的能力
    D. 阻光率可用“O”表示
    E. O值大表示照片密度值大

  • [多选题]患者,男性,40岁。左侧甲状腺肿大5年,近年来(recently)增长较快,并伴有乏力、消瘦等症状。入院检查诊断为甲状腺腺癌,需手术治疗。作甲状腺侧叶切除术,结扎甲状腺上动脉的最佳位置A、在颈外动脉的起始部
  • A. 紧靠甲状腺侧叶
    B. 紧靠甲状腺上极
    C. 远离甲状腺上极
    D. 远离甲状腺侧叶
    E. 误切了甲状旁腺
    F. 损伤了喉返神经
    G. 损伤了喉上神经
    H. 既损伤了喉上神经,又误切了甲状旁腺
    I. 既损伤了喉返神经,又误切了甲状旁腺
    J. 紧贴甲状腺的上极结扎甲状腺上动脉
    K. 紧贴甲状腺的侧叶结扎甲状腺下动脉
    L. 远离甲状腺侧叶的外侧缘结扎甲状腺下动脉
    M. 远离甲状腺上极结扎甲状腺上动脉
    N. 在甲状腺假被囊内进行手术

  • [多选题]关于逸搏与逸搏心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可发生在正常健康人
    B. 起搏点愈低,QRS波群宽大畸形愈明显
    C. QRS波群宽大畸形一定是室性逸搏或室性逸搏心律
    D. 属于被动性异位搏动
    E. 交界性逸搏最常见

  • [多选题]患者男性,56岁,常规检查心电图后,还做了心电向量图检查。心电向量图与心电图的关系是A、空间心电向量投影在平面上形成心电图
  • A. 空间心电向量第1次投影在平面上形成心电图,第2次投影在直线上形成心电向量图
    B. 空间心电向量第2次投影在直线上形成心电图
    C. 空间心电向量第1次投影在平面上形成平面心电向量图,平面心电向量图第2次投影在导联轴上形成心电图
    D. 心电向量图和心电图均是记录随时间而变化的电压曲线
    E. 分析额面、侧面和水平面(horizontal plane)心电向量图可对空间向量环进行描述
    F. 临床上通常描记的心电向量图是一个平面向量图
    G. 心电向量图描记的是一个环形图
    H. 其纵坐标反映的是向量在该坐标上的强弱
    I. 其横坐标反映的是时间
    J. 心电图是额面和横面心电向量环投影在导联轴上而形成
    K. 心电图记录的是两个电极之间电位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L. 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主要反映额面心电向量的变化
    M. 心电图纵坐标反映向量的强弱变化
    N. 心电图横坐标反映的是时间变化

  • [单选题]对于厌氧菌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主要聚居肠道,达到l012/g粪便
    B. 人体致病菌,主要集聚肠道,达到l012/g粪便
    C. 人体体表菌群的主要部分,达到l012/g粪便
    D. 人体体表菌群的主要组成部分,达到1042/g粪便
    E. 人体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主要聚居肠道,达到1042/g粪便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4zr770.html
  •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