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我国在何时首次发现莱姆病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53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巨噬细胞(macrophage)、斑疹伤寒(typhus)、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病原体(pathogen)、莱姆病(lyme disease)、变形杆菌(proteus)、吞噬作用(phagocytosis)、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立克次体病(rickettsiosis)、可通过性

  • [单选题]我国在何时首次发现莱姆病

  • A. 1960年
    B. 1966年
    C. 1970年
    D. 1985年
    E. 1990年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以下不参与体液性防御的是
  • A. 溶菌酶
    B. 蛋白降解酶
    C. 抗体
    D. 补体
    E. 胰蛋白酶

  • [单选题]在进行Ag-Ab反应时,采用颗粒性抗原进行血清学试验,温CFT的反应温度是
  • A. 65℃
    B. 37℃
    C. 4℃
    D. 56℃
    E. 24℃

  • [单选题]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病毒是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
    B. 需用电子显微镜放大几万或几十万倍后方可观察
    C. 病毒进入活细胞后,进行类似细菌的二分裂增殖
    D. 病毒只含有RNA或DNA一种核酸
    E. 必需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 [单选题]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病原体是
  • A.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B. 乙型肝炎病毒
    C. 埃博拉病毒
    D. 柯萨奇病毒
    E. 轮状病毒

  • [单选题]镜下观察时,菌细胞末端是尖的,且形态细小,呈弧型、螺旋型或“海鸥展翅”状的细菌是
  • A. 霍乱弧菌
    B. 大肠杆菌
    C. 弯曲菌
    D.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E. 变形杆菌

  • [单选题]可产生IL-2的细胞是
  • A. 活化T细胞
    B. 巨噬细胞
    C. 单核细胞
    D. 神经细胞
    E. B细胞

  • [单选题]可用来辅助诊断斑疹伤寒的细菌是
  • A. 葡萄球菌
    B. 变形杆菌
    C. 大肠埃希菌
    D. 链球菌
    E. 沙门菌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4rwne0.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