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区别中性中幼、中性晚幼和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时,最重要的标志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42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破伤风(tetanus)、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军团菌(legionella)、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椭圆形(ellipse)、肺炎球菌(pneumococcus)、继发性红细胞增多(secondary polycythemia)、弱阳性反应、颗粒状(granular)、先天性心血管疾病(congenit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 [单选题]区别中性中幼、中性晚幼和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时,最重要的标志是( )

  • A. 胞体直径的大小
    B. 染色质粗细情况
    C. 胞浆中颗粒的多少
    D. 胞核的凹陷程度
    E. 胞核的形状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A型、B型血中主要的血型抗体是
  • A. IgA
    B. IgD
    C. IgG
    D. IgM
    E. IgE

  • [单选题]不符合原红的特点的是
  • A. 胞体大,可见突起
    B. 染色质粗颗粒状(granular)
    C. 核仁暗蓝色,界限模糊
    D. 胞浆呈均匀淡蓝色
    E. 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于一旁

  • [单选题]α-NAE染色呈强阳性的细胞是
  • A. 原粒细胞
    B. 早幼粒细胞
    C. 中幼粒细胞
    D. 幼单核细胞
    E. 幼淋巴细胞

  • [单选题]具有O和H抗原的细菌是
  • A. 福氏志贺菌
    B. 军团菌
    C. 肺炎克雷伯菌
    D. 流感嗜血杆菌
    E. 肺炎支原体

  • [单选题]抗原抗体反应需要合适的温度才有利于二者结合,其范围一般为
  • A. 4℃~10℃
    B. 11℃~15℃
    C. 16℃~20℃
    D. 15℃~40℃
    E. 41℃~50℃

  • [单选题]血平板上形成双层溶血环的细菌是
  • A. 葡萄球菌
    B. 肺炎球菌
    C. 破伤风梭菌
    D. 产气荚膜梭菌
    E. 白喉棒状杆菌

  • [单选题]继发性红细胞增多(secondary polycythemia)的疾病包括
  • A. 先天性心血管疾病(congenit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B.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C. 慢性肾衰竭
    D. 类风湿关节炎
    E. 甲状腺功能亢进

  • [单选题]在抗原抗体反应中由于抗体过多而出现对反应的抑制现象称为
  • A. 亲和性
    B. 抑制性
    C. 前带现象
    D. 后带现象
    E. 解离现象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47qyn9.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