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遗传变异(genetic variation)、刺激性(irritation)、化妆品(cosmetic)、抗凝剂(anticoagulant)、热导检测器(thermal conductivity detector)、投放市场(launchs)、大多数(most)、氰化钾(potassium cyanide)、聚乙烯醇磷酸铵、亲电取代反应活性(electr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vity)
[单选题]国标法规定测定食品中有机磷,用气相色谱法,使用的检测器为( )。
A. 电子捕获检测器
B. 火焰光度检测器
C.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D. 热导检测器
E. 原子发射光谱检测器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按《化妆品卫生规范》(1999年12月),新开发的育发类化妆品在投放市场前,为评价其安全性,必须进行的理化检验包含( )。
A. 铅、苯酚、氢醌
B. 苯酚、氢醌、pH
C. 氢醌、pH、斑蝥
D. pH、斑蝥、氮芥
E. 斑蝥、氮芥、铅
[单选题]为了测定红细胞中某一化合物的含量,下列哪种采血方法不正确
A. 用不含抗凝剂的采血管
B. 用含有草酸钠的采血管
C. 用含有EDTA的采血管
D. 用含有肝素的采血管
E. 用含有氟化钠的采血管
[单选题]一种废弃物可能产生致癌、致突变、致畸的影响,用标准方法试验时呈阳性,这种废弃物具有
A. 生物蓄积性
B. 遗传变异毒性
C. 刺激性
D. 水生生物毒性
E. 皮肤吸收毒性
[单选题]在pH 8.5~11溶液中,有氰化钾(potassium cyanide)存在的条件下,能与二硫腙生成红色络合物的是
A. 锌
B. 铅
C. 汞
D. 镉
E. 锑
[单选题]《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除用于染发产品外,铅为禁用原料。作为原料的杂质,化妆品成品中铅的限量为
A. 1μg/g
B. 4μg/g
C. 10μg/g
D. 40μg/g
E. 100μg/g
[单选题]下列化合物按亲电取代反应活性(electr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vity)排列正确的是
A. 苯酚>甲苯>苯>氯苯>硝基苯
B. 硝基苯>苯酚>氯苯>甲苯>苯
C. 苯>甲苯>氯苯>苯酚>硝基苯
D. 氯苯>硝基苯>苯酚>甲苯>苯
E. 苯酚>氯苯>硝基苯>甲苯>苯
[单选题]采用全血测定时,采血时应加入一定量的抗凝剂。采集1ml血,通常加入肝素
A. 0.01~0.05mg
B. 0.01~0.02 mg
C. 0.5~1.0 mg
D. 0.1~0.2 mg
E. 1.0~2.0 mg
[单选题]采用聚乙烯醇磷酸铵吸收一亚甲基蓝比色法测定空气中硫化氢时,由于硫化镉在光照下易被氧化,所以( )。
A. 采样前应避光
B. 样品分析之前应避光
C. 样品分析之后应避光
D. 加入显色剂后应避光
E. 显色剂应避光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3rd5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