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急性期(acute stage)、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变态反应(allergy)、受试者、肺结核病患者、接种卡介苗(bcg vaccination)、马拉硫磷(malathion)、阳性反应(positive reaction)、有助于(helpful to)、发生变化
[单选题]有的化学物的交互作用可引起化学物的代谢酶系发生变化,例如马拉硫磷(malathion)与苯硫磷联合作用,可对大鼠增毒达10倍、狗为50倍。其机制可能是苯硫磷可抑制肝脏分解马拉硫磷(malathion)的酯酶。那么,马拉硫磷(malathion)与苯硫磷的联合作用表现为
A. 相加作用
B. 协同作用
C. 拮抗作用
D. 独立作用
E. 加强作用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病毒的分离培养的意义
A. 是病毒学实验研究的基础
B. 可用于制备疫苗
C. 可开发特异性诊断试剂
D. 有助于(helpful to)疾病模型的复制
E. 以上都是
[单选题]有关结核菌素试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自然感染结核菌一般为阳性反应(positive reaction)
B. 接种卡介苗一般为阳性反应(positive reaction)
C. 肺结核病患者一般为阳性反应(positive reaction)
D. 环境分支杆菌感染可发生阳性反应(positive reaction)
E. 粟粒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急性期一定为阳性反应(positive reaction)
[单选题]有关"接合"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F+菌与F-菌进行接合时,转移的是F质粒
B. Hfr菌与F-菌进行接合时,转移的主要是染色体基因
C. F'菌与F-菌进行接合时,转移的是染色体基因和F质粒
D. F'菌与F-菌进行接合后,失去F质粒
E. F+菌与F-菌进行接合后,F+菌不变为F-菌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3qv8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