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外周血(peripheral bloo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无痛性(painless)、淋巴细胞白血病(lymphocytic leukemia)、咽喉炎(laryngopharyngitis)、原始巨核细胞、淡红色(faint red)
[单选题]细胞胞体大且常有指状突起的是
A. 原始粒细胞
B. 原始淋巴细胞
C. 原始单核细胞
D. 原始巨核细胞
E. 原始红细胞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的嗜异性抗体出现高峰和持续时间是( )
A. 出现于发病后1周内,高峰2周4内,持续时间1~3个月
B. 出现于发病后1~2周内,高峰为2~3周内,持续时间3~6个月
C. 出现于发病后2~3周内,高峰为3~4周内,持续时间6~9个月
D. 出现于发病后3~4周内,高峰为4~5周内,持续时间9~12个月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对嗜酸性粒细胞起正向趋化作用的物质是
A. 肝素
B. 组胺
C. 慢反应物质
D.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E. 血小板活化因子
[单选题]酸化血清溶血试验阳性见于
A. 缺铁性贫血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血红蛋白病
D. 白血病
E.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单选题]下述情况在霍奇金病不常见到
A. 发热
B. 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
C. 无痛性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D. 淋巴结组织中找到R-s细胞
E. 带状疱疹
[单选题]不属于输血不良反应的是
A. 发热反应
B. 溶血反应
C. 细菌污染反应
D. 变态反应
E. 肺炎
[单选题]患儿,4岁,出现发热,咽喉炎(laryngopharyngitis),淋巴结肿大,手掌、躯干多处出现淡红色(faint red)斑丘疹。实验室检查: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显著增多,且异常淋巴细胞为35%,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血清抗EB病毒抗体阳性。则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 百日咳
D. 粒细胞缺乏症
E.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单选题]在电阻抗法血液分析仪检测时,不影响脉冲大小的因素为
A. 仪器的阈值
B. 脉冲的增益
C. 细胞的染色
D. 细胞的体积
E. 细胞核的大小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3q6p7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