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预激综合征(preexcitation syndrome)、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神经功能(nerve function)、常规心电图(conventional ecg)、心电图检查(electrocardiographic examination)、心室不应期(ventricular refractory period)、同步心电图(synchronous ecg)、心房不应期(atrial refractory period)、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单选题]患者女性,安装DDD型起搏器后1周,患者自觉活动时心悸、头昏,常规心电图示起搏器功能正常。为进一步查清症状的原因,下一步检查应选择
A. 胸部X线检查
B. 超声心动图
C. 动态心电图
D. 平板运动试验
E. 核素心肌显像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若心电信号的采样频率是500Hz,表示采样的间隔为
A. 1ms
B. 2ms
C. 4ms
D. 5ms
E. 8ms
[单选题]目前认为评价心肌存活最准确的方法是
A. 冠状动脉造影
B. 心肌灌注显像
C. PET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
D. 超声心动图
E. 12导联同步心电图(synchronous ecg)
[单选题]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功能严重损害患者的HRV分析表现为
A. LF/HF比值升高
B. 所有频带功率均明显降低
C. SDNN在50~100ms
D. 总功率增高
E. 三角指数<30
[单选题]左心室造影诊断室壁瘤的主要根据是
A. 弥漫性室壁运动减弱
B. 局部室壁运动严重减弱
C. 局部室壁无运动
D. 局部室壁出现矛盾运动
E. 射血分数<30%
[单选题]关于起搏器不应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心房不应期(atrial refractory period)由心房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房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心房脉冲后电位及其后的R波及T波
B. 心房后心室空白期由心房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不可程控,设置目的是为了防止心室电路对心房脉冲的交叉感知
C. 心室不应期(ventricular refractory period)由心室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室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起搏的QRS后电位及T波
D. 心室后心房不应期(atrial refractory period)(PVARP)由心室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分为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心房电路对心室脉冲的交叉感知或感知逆行P波
E. 总心房不应期(atrial refractory period)=AV间期+PVARP=上限跟踪频率间期
[单选题]以下为预测预激综合征高危旁路的指征,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有猝死的家族史
B.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时最短的RR间距<300ms
C. 电生理检查诱发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且旁路有效不应期<270ms
D. 存在多条旁路
E.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预激综合征
[单选题]关于心电图临床诊断价值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分析和诊断具有肯定的临床价值
B. 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和定位有重要价值
C. 心电图可确诊房室肥大
D. 心电图对发现某些遗传性离子通道病有重要作用
E. 心电图对电解质紊乱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时,肌钙蛋白Ⅰ从升高到恢复正常的时间为
A. 5~10天
B. 10~14天
C. 24~36小时
D. 24~30小时
E. 3~5天
[单选题]动态心电图仪的基本结构是
A. 心电图仪及计算机回放系统
B. 心电记录器及计算机回放系统
C. 磁带记录器及心电图仪
D. 闪光卡记录盒及心电图仪
E. 心电图仪及心电记录器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3lo7d.html